3月11日,海關總署與浙江省人民政府在北京簽署《關于建立署省緊密合作機制備忘錄》,雙方將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共同推動浙江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并取得實效。 在簽字儀式上,海關總署黨組書記、署長盛光祖和浙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洪祝分別致辭。海關總署黨組副書記、副署長李克農和浙江省副省長龔正分別在備忘錄上簽字。簽字儀式由浙江省副省長龔正主持,海關總署黨組成員、副署長孫松璞、魯培軍,黨組成員、紀檢組長胡玉敏等出席。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中國加入WTO以來,浙江外向型經濟發展迅速。2008年,浙江外貿總額首次突破2000億美元,達到2111.5億美元,居全國第四位,其中一般貿易出口和紡織品服裝出口均居全國首位。 根據合作備忘錄,海關總署有八項支持浙江經濟發展的工作重點:完善通關監管機制,支持浙江港航強省建設;支持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建設,促進浙江保稅加工和保稅物流發展;落實守法便利,提高浙江企業國際競爭力;支持電子口岸建設,推動長三角地區電子口岸互聯互通;支持口岸擴大開放,增強口岸綜合效能;推進反走私綜合治理,營造良好進出口環境;加強統計監測預警,為地方政府科學決策服務;加強海關自身建設,提高海關服務浙江經濟發展能力。 根據上述工作重點,海關將進一步加強省內關際合作,推行“屬地申報,口岸驗放”通關模式,引導和鼓勵有實力的口岸物流企業到浙江內陸開展業務,推進香港機場海關與杭州蕭山機場海關之間的“浙港合作”,優化義烏小商品出口監管模式。 在“管得住”前提下,海關支持浙江先進制造業和國際物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發揮梅山保稅港區輻射帶動作用,促進浙江保稅加工和物流發展;推動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功能整合、政策疊加”,促進浙江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支持浙江培育守法誠信企業,幫助解決守法誠信企業通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海關還將繼續支持浙江電子口岸、寧波電子口岸建設和發展,支持相關單位的通關物流和加工貿易信息數據的互聯互通,推進長三角區域內地方電子口岸信息數據的互聯互通;由中國電子口岸為浙江電子口岸、寧波電子口岸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力爭在2009年底前基本實現浙江省內海關通關狀態數據的信息共享。 浙江省則將加強對口岸開放、反走私綜合治理等工作的綜合協調,教育引導企業誠信經營,整頓規范進出口貿易秩序,為海關監管執法創造良好環境。同時,浙江省還將支持大通關和電子口岸建設;進一步加強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管理和建設,支持海關監管場所及海關監管配套設施建設,為海關把關服務提供有力保證,支持省內海關發展。 署省合作備忘錄還確定建立海關總署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定期會晤制度,及時研究解決浙江擴大對外開放過程中存在的需要海關支持的問題,全面加強海關總署與浙江省政府的溝通、協調,逐步完善多層次、寬領域、經常性的溝通平臺,不斷提升合作水平,共同推動浙江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并取得實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