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貨幣之所以能夠幫助出口企業應對人民幣升值壓力,是因為在實行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后,我國的出口企業在完成出口后收回的本身就是人民幣,不存在外匯兌換過程,所以,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對出口企業的業績也就沒有影響。 2008年12月24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搞活流通擴大消費和保持對外貿易穩定增長的政策措施,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措施是:在廣東和長江三角洲地區與港澳地區、廣西和云南與東盟的貨物貿易中進行人民幣結算試點。有關消息透露,中央政府和中國人民銀行正在為人民幣作為我國貿易結算貨幣問題與周邊國家和地區進行磋商和部署。有理由認為,在不久的將來,人民幣在港澳地區和東盟國家成為貿易結算貨幣必將成為現實。
人民幣結算有助于降低出口風險
中央在此時推出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貨幣試點,最主要的原因是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產業的沖擊以及由此產生的一系列問題。 就金融方面而言,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產業的沖擊主要是金融危機造成人民幣匯率持續并且大幅升值。如果從2005年7月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起算,則人民幣/美元雙邊匯率已經由“8時代”進入“6時代”,人民幣對美元已經累計升值21.2%,或者說美元對人民幣已經累計貶值22.9%。而且,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后,人民幣還不僅僅只是對美元大幅升值,而是對美元、歐元、日元、港元和英鎊等全球主要貨幣全面升值。而且,人民幣有效匯率指數超過100,說明人民幣匯率已經出現一定程度的高估。人民幣匯率的升值從兩個方面影響我國的出口產業:如果我國的出口企業在商品出口時鎖定出口的人民幣價格,或者說鎖定出口收益,在人民幣升值后,出口商品的外幣報價就必然上漲,這樣,我國出口商品的國際市場價格競爭力就必然降低,導致出口規模的收縮;如果我國的出口企業鎖定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這樣能夠保持出口商品的價格競爭力,但是,由于外匯貶值,出口企業的出口收益必將下降。總之,在人民幣匯率持續并且大幅升值的背景下,我國的出口企業面臨巨大的匯率風險。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和歐盟的經濟難以在短期內復蘇,我國的出口企業只能通過產業優化升級、產品結構調整和出口市場調整等手段來緩解金融危機的沖擊,不過,這些應對措施都不可能在短期內取得顯著效果。在應對人民幣升值方面,我國的出口企業可以采取兩項應對措施:一是通過結算貨幣的選擇降低匯率風險。人民幣匯率的歷史數據告訴我們,不同外幣對人民幣貶值的幅度并不一致,因此,出口企業在簽訂出口合同時,放棄過去傳統的美元結算方式,選擇對人民幣升值或者對人民幣貶值預期較小的外幣作為結算貨幣,這樣可以部分化解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二是進行套期保值。出口企業利用外匯指定銀行提供的遠期售匯和調期交易等金融工具進行套期保值,也可以鎖定出口成本和出口收益。政府也可以采取兩大措施應對金融危機的沖擊:一是放緩人民幣升值步伐甚至將人民幣貶值。政府可以通過公開市場操作調節市場外匯供求,中央銀行擴大市場的外匯回購,抑制外匯的過度貶值;二是推動人民幣作為國際結算貨幣,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事實說明,首先選擇了推動人民幣作為國際結算貨幣這一措施是明智的。選擇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貨幣之所以能夠幫助我國出口企業應對全球金融危機造成的人民幣升值壓力,是因為在實行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后,我國的出口企業在完成出口后收回的本身就是人民幣,不存在外匯兌換過程,所以,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對出口企業的業績也就沒有影響。
人民幣真正成為結算貨幣還需時日
推動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貨幣,已經具備了相對有利的條件:1.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的經濟取得了世人矚目的增長奇跡,而且,經濟增長的潛力仍然十分巨大,即使也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世界對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仍然普遍看好;2.1994年以來,人民幣持續升值,特別是2005年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后,人民幣穩定并且大幅的升值,使得港澳地區和東盟國家對人民幣有廣泛的認同感,而且,前期流入這些地區和國家的人民幣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3.經過近幾年的股份制改造,中國的銀行產業實力增強并且運行穩健,在港澳地區和東盟國家已經初步完成業務布點,基本具備進行人民幣貿易結算的分支機構設置。 不過,盡管政府正在積極推動人民幣貿易結算試點,中國人民銀行和各商業銀行都在積極為人民幣貿易結算進行必要的軟件和硬件準備,香港和上海也在為爭奪人民幣貿易結算中心展開競爭,但是,人民幣真正成為貿易結算貨幣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主要原因在于:1.人民幣貿易結算還處于試點階段,什么時候能夠推廣,什么時候得到普及,目前還存在不確定性;2.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貨幣,需要政府之間完成有關協議的簽訂,也需要中國的銀行與外國的銀行簽訂代理合作協議,還需要一系列的網絡系統支持和專業人員培訓,這些工作不可能在短期內完成;3.目前人民幣貿易結算的試點僅僅局限在港澳地區和東盟國家,它們在我國出口市場的份額總和只有不到四分之一,也就是說,即使人民幣貿易結算在這些地區全面鋪開,出口企業仍然有四分之三的結算需要使用外幣結算。因此,如何防范匯率風險仍然是出口企業必須研究的課題。 我們當然都希望人民幣早日成為貿易結算貨幣。如果人民幣貿易結算問題在短期內能夠得以實施,廣東的出口企業當然能夠首先受益,而且會是最大的受益者,因為廣東出口企業對港澳的出口份額最大。而政府出臺人民幣貿易結算試點措施的意義還不僅僅是為出口企業排憂解難,它的長遠目標是啟動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使未來的人民幣成為一種可以與美元和歐元抗衡的國際貨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