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創業到底存在哪些困難,如何解決?共青團組織能拿出哪些有效對策?日前,團重慶市委開展了一次大型調查,試圖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3/4的青年已創業或想創業
該調查共發出問卷1000份,收回980份,14個區縣、5所高校青年參與,覆蓋面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結果顯示,大部分青年對正在從事的工作,尤其是對職位和收入待遇不滿意,希望通過創業予以改善。
625名固定職業者中,超過六成選擇對目前工作現狀“不滿足”,選擇“滿足”者只有30%,只有前者的一半,剩下一成接受調查者表示“無所謂”。
調查中,超過一半的受訪青年考慮自主創業,加上已經創業的青年,二者總和占到被調查者的3/4。
調查顯示,已就業青年對目前工作不滿意的第一原因是薪資,無業者則迫切希望能先就業。
此次調查顯示,缺少啟動資金,對政策了解較少是青年創業未果的主要問題。
有志創業的青年中,61.63%缺少啟動資金。青年最渴望的扶持政策是“優惠貸款扶持”,其次是創業資金扶持、創業機構提供服務和創業社會氛圍的營造等。
青年就業仍存在資金瓶頸
通過分析此次調查結果,有關青年創業的新問題值得關注。
負責此次調查的團重慶市委副書記張果介紹,從政府和社會的角度檢視,通過此次調查和相關的深入訪談,發現青年就業創業依然面臨一些宏觀層面的困難和問題。
首先,就業創業政策不夠完善。從整體看,鼓勵和扶持青年就業的政策還不夠完善,宣傳效果不夠好,很多青年對已有的政策依然不了解,甚至不知道創辦企業的基本手續。
其次,就業創業資金投入不足。政府支持青年就業創業的投入短時間內很難滿足青年就業創業的需要,來自社會捐助的創業資金也很有限。在實際操作中,如果沒有財產抵押和擔保,創業青年很難從銀行獲取貸款。這些問題共同構成了青年就業創業的“資金瓶頸”。
第三,青年就業創業意識薄弱。相當一部分青年缺乏主動收集有關資料、了解政策信息的意識,對有關資料和信息缺乏了解。
第四,青年就業創業技能培訓有待加強。絕大多數青年求職前沒有經過職業技能訓練,創業經驗缺乏,創業能力較弱;同時,許多已取得大學文憑的青年,也沒有做好創業的心理、能力、經驗方面的準備。
最后,就業創業服務不夠健全。在提供就業創業信息和就業創業指導、營造就業創業的輿論環境和文化氛圍、整合社會資源為青年就業創業服務等方面還不夠規范、細致,相應的服務機構也不夠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服務青年就業創業的效率和質量。
搭建青年創業資金扶助平臺
此前,重慶已在舉行就業創業技能培訓、舉辦就業招聘會、建立就業見習基地、組建創業導師團等方面為青年就業創業提供了幫助,其中的“陽光行動”項目為創業青年搭建了更為便捷的融資平臺和渠道,現已發放貸款2257萬元。
團重慶市委書記王志杰說,根據大規模調研的結果,共青團可以有的放矢地做好促進青年就業創業的工作,“創業是新時期青年工作的重要領域,共青團組織大有可為”。
他建議,全團可在已有政策框架下進一步整合、深化,搭建五大平臺,推進青年創業工作。
第一,搭建政策支持平臺。
積極爭取成立促進青年就業工作協調機構,為共青團開展促進青年就業工作提供體制性保障。
第二,搭建資金扶助平臺。
積極爭取設立促進青年就業創業資金(基金),資金來源為政府按年度直接投入、面向社會募集、已有資金的存款利息收入和投資收入;引入金融機構和風險投資機構;為產業發展前景好的項目提供風險投資。此外,可引入擔保公司為青年創業項目進行擔保,對于貼息性、一般性扶助項目從創業資金(基金)中提供擔保費用支持。
第三,搭建能力培訓平臺。
通過舉辦青春創業論壇、青年創業大課堂等,對青年創業問題進行經驗性總結和前瞻性研究。通過評選表彰先進,廣泛宣傳失業青年、大中專畢業生、進城創業青年、復員退伍青年自主創業的先進事跡,組織青年創業事跡報告會,從精神層面激勵青年自主創業。
同時,開展創業能力培訓。依托有條件的團校、青少年活動中心、素質教育中心等培訓陣地,借助職業培訓機構,建立青年創業培訓基地,結合當地產業發展政策和青年創業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創業基本知識培訓。組織符合條件的青年參加勞動保障部門主導開展的SYB培訓,幫助青年掌握經營管理、市場營銷、法律法規、融資理財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幫助他們提高創業能力。依托青年企業家協會會員企業,合作建設青春創業行動實踐基地,組織受訓創業青年到企業經營管理崗位掛職鍛煉,幫助他們在實踐中增強經營管理企業的才能。
壯大青年創業導師隊伍,組織政府官員、專家學者、法律工作者和企業家志愿為青年創業提供項目論證、業務咨詢和決策參考。推薦優秀團干部擔任青年創業項目經理,全力幫助創業青年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
第四,搭建創業孵化平臺。
建設集創業培訓、技能培訓、實習培訓、勤工助學、創業孵化器于一體的扶持青年創業的“青年創業孵化基地”。
“基地”提供創業孵化場地和孵化企業基本辦公條件;為創業帶頭人及孵化企業聘用人員提供檔案和戶口管理等服務;搭建信息網絡平臺,提供信息服務;協助創業項目的開發和對接,引進融投資服務。
第五,搭建信息咨詢平臺。
建議統籌規劃,由各級團委參與維護管理和提供信息,為全國青年提供就業服務的綜合信息服務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