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國際金融危機持續蔓延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的沖擊不斷顯現(12月28日新華網)。
金融危機對中國農業農村的沖擊主要表現在:保持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難度明顯加大。我國雖然已經取得連續五年的糧食增長,但從提高單位生產能力上講,難度越來越大,依靠農業科學技術提高產量的空間在逐步縮小。從市場情況看,受金融危機影響,全世界消費低迷,包括糧食需求都在下降,糧食價格和農產品(000061,股吧)價格呈現走低趨勢,這對農民生產積極性將造成打擊。因此,2009年農業發展特別是糧食繼續增產難度很大。 200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4700元,比2007年的4140元,每月增加不到47元,確實不算快。農民的這個收入水平,其中一大塊來自于農民工外出打工收入,而受金融危機影響,一批農民工失去工作,提前返鄉,對2009年農民收入增加構成不小壓力。繼續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格,加大農業補貼力度,減免農業各種稅費,落實對農業“多予少取”的精神,雖然能夠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但農民持續穩定增收還要依靠農業經濟作物、農村工業的發展以及農民工的廣泛就業。 擴大內需,最大潛力在農村;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基礎支撐在農業;保障和改善民生,重點難點在農民。因此要采取綜合措施,促進農民增收。內外聯動,多措并舉,最大限度拓展就業增收空間,落實好解決農民工問題的政策措施,擴大農業產業鏈、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農村二三產業的就業容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