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預計達到21萬人,比2008年增加7000多人,為歷年最多。其中,研究生5.7萬人,本科生10.9萬人,高職大專生4.4萬人。
為應對“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北京市教委提出:2009年北京地區所有高校要建立起本校畢業生就業信息網,并不斷完善網絡功能,形成政策發布、指導咨詢、信息共享、網上招聘等功能比較齊全的就業網絡;研究生就業工作獨立開展的高校也要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信息化建設;北京各高校要充分發揮供需渠道作用,加大經費投入,進一步構建以高校畢業生校園招聘市場為主體、區域協作市場和行業市場為補充的畢業生就業市場體系;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穩固、開拓本校畢業生就業市場,尤其是要千方百計開拓京外就業市場;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和社會組織舉辦的網絡雙選會。
北京市教委還鼓勵大學畢業生通過“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農村教師特崗計劃”、“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等項目到基層就業,同時建議高校鼓勵大學生到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就業。對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市教委還將給予幫扶,對就業困難的家庭經濟貧困學生還將給予適當求職經濟補助。
從今往后,北京市還將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和就業指導課程體系建設,對大學生從入學到畢業實行全程就業指導。市教委要求,目前尚未開設就業指導課程的高校,2009年要盡快依據本校的特點制定就業指導教學計劃、教學大綱以及教學內容,分年級設立相應的學分,就業指導課程不得少于38學時。高校要根據社會需求和畢業生就業狀況建立專業預測預警機制,對就業狀況不佳的專業要客觀分析,區別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