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12月1日召開2009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視頻會議并啟動聯合招聘月活動,教育部部長、黨組書記周濟出席并講話。周濟強調,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認真研究分析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形勢和任務,全力以赴做好2009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周濟指出,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明確提出,要把擴大就業作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目標,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為做好新形勢下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領會,深入貫徹落實,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按照中央的部署,加大力度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周濟指出,2008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戰勝了諸多困難和挑戰,取得了顯著成績。各地方各部門和高等學校高度重視,出臺一系列重要舉措;面向基層就業取得突破性進展;就業信息服務再上新臺階;為地震災區畢業生的就業援助積極有效;高職教育改革進一步深化;畢業教育和服務深入細致,各項工作圓滿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標任務。 周濟強調,要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明確新階段教育系統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戰略重點和任務要求。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是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迫切需要;是為人民服務,努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利益問題的迫切需要;是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保持高等教育又好又快發展的迫切需要。根據當前就業工作的新情況,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教育系統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在繼續加強和推進基本制度建設的基礎上,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把戰略重點、工作重心放到更加注重全面增強高等教育與社會需要的適應性、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畢業生就業競爭力上,放到更加注重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建設、全面提高就業指導服務水平上,做到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周濟指出,要理性、辯證地認識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和就業產生不利影響的形勢,既要深刻認識所面臨的嚴峻挑戰,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增強做好工作的緊迫感、責任感,又要看到戰勝困難的有利因素,堅定信心,抓住機遇,推動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特別是要重點做好以下七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高度重視,靠前指揮,逐級落實責任。教育部成立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推動教育系統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要抓緊研判當前就業形勢,根據本地、本校實際,及早采取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主要負責同志要分片包干,逐級負責,深入學校、院系直到班級,關心和幫助每一個學生的就業。 二是廣泛動員,主動出擊,千方百計收集崗位信息。要調集精兵強將,深入各行各業特別是中小、民營企業和崗位需求潛力較大的地區、行業、企業挖信息、找崗位,要重點為受經濟形勢影響較大專業的畢業生提供崗位信息,引導他們擴大就業視野,調整就業預期,同時廣泛聯系用人單位進校招聘,確保招聘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場次和規模多于往年。 三是依托網絡,加大力度,為畢業生提供豐富、便捷、高效的就業服務信息。加快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網絡聯盟和全國大學生就業公共服務立體化平臺建設,提高網上就業信息的真實性、有效性,加快區域間、高校間、校企間求職信息共享,聯合各部門和行業,舉辦全國大型網絡招聘活動,使網上招聘活動做到政府、高校和社會招聘相結合、綜合性與行業性招聘相結合。 四是積極引導、大力推進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自主創業。采取積極的政策措施,引導和鼓勵畢業生積極報名參加畢業生到村任職計劃、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等項目的招聘工作;加大工作力度,積極整合校內資源,為畢業生提供形式多樣、內容生動的創業教育,積極爭取有關部門在政策、經費、項目、實習見習基地、創業孵化基地等方面為畢業生創業提供更大的支持。 五是加強就業指導服務的針對性,重點幫扶就業困難畢業生。切實摸清每一個畢業生的具體情況,結合行業需求和專業特點,為畢業生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和服務。對于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地震災區畢業生,要通過專項培訓、重點指導、優先推薦,實施“一對一”的就業服務,幫助他們順利就業。 六是積極調整教學內容,加強實習實踐,進一步提高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根據就業需要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專業方向,大力組織以促進就業為目的的實習實踐,確保畢業生在離校前都能參加實習實踐活動,增強畢業生的崗位適應性;加大高職畢業生職業技能培訓力度,確保半年時間的頂崗實習,使相關專業應屆畢業生都能獲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 七是進一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維護校園穩定。加強對畢業生的形勢教育,引導學生理性、辯證地認識就業形勢,幫助學生堅定信心,穩定心態,轉變觀念,調整預期,大力倡導“行行可建功、處處能立業、勞動最光榮”的就業觀,積極鼓勵和引導畢業生到西部、到基層、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 教育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陳希,黨組成員、部長助理楊周復出席會議。會議由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趙沁平主持。來自北京市教委、江蘇省教育廳、上海交通大學、中國農業大學、陜西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的代表在會上作了典型發言,介紹了各自促進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做法和經驗。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各高等學校的主要負責同志和相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共9000人分別在主會場和分會場參加了視頻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