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選戰終于落幕。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巴拉克·奧巴馬擊敗了共和黨對手麥凱恩,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
作為非洲裔美國人,應該說這一勝利來之不易。但是,等待新總統的不只是支持者的熱情,還有眾多的棘手難題。奧巴馬在獲勝演講時也認識到所面臨的嚴峻挑戰,其中包括“險惡的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兩場戰爭”,等等。他坦承:“我們前面的路真的很漫長。”
首先是應對這場“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奧巴馬上任后面臨著如何落實布什政府制定的7000億美元的救市方案。而如果這一方案成效不彰,還要考慮出臺新的對策。時間不等人,到今年10月,美國在不到1年的時間內已經喪失了70多萬工作崗位,500萬家庭已經或正面臨喪失房屋贖回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并防止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蔓延,是奧巴馬要經受的第一個考驗。
其次,當奧巴馬入主白宮,會發現自己背上了一個沉重的財政包袱。據政府預算部門統計,到今年9月底,美國政府有4550億美元的財政赤字,明年將達到1萬億美元。這樣的財政狀況無疑將大大束縛奧巴馬的手腳,讓他的許多競選承諾難以兌現。據美國稅收政策中心估算,奧巴馬提出的近乎于全民醫保的方案在第一年就將增加開支1150億美元;到其第一任期結束的2013年,僅新增財政開支就將達1萬億美元。競選總統時,有記者曾問兩位候選人,諸多許諾,錢從何來?奧巴馬當時表示,他要部分取消布什給富人的減稅方案,以增加收入,同時砍掉一些政府開支。但輿論和經濟學家都認為,靠這種辦法增收,不過是杯水車薪。
再次,金融危機雖然暫時轉移了人們對現政府外交“業績”的關注,但奧巴馬卻不能不面對。可以說,布什政府在朝核問題上取得了一些進展,但誰也說不準今后會不會節外生枝。而伊朗核問題目前是毫無頭緒,奧巴馬雖強調通過談判和經濟制裁解決問題,但最終能否取得所希望的結果,還不好說。
還有,布什本來希望年底前幫助中東各方達成和平協議,現在看來這一目標難以實現。且不說巴勒斯坦內部在對以色列和談上還有分歧,以色列明年初的選舉就為中東和平添加變數:如果主張和談的溫和派執政,新領導人還可以蕭規曹隨,加以推動;但如果是反對和談的強硬派上臺,奧巴馬還要找出行之有效的應對之策。
“兩場戰爭”更棘手。盡管伊拉克戰爭熱度降溫,但阿富汗局勢卻日趨惡化。面對阿富汗兵源不足的問題,奧巴馬主張分階段撤出駐伊美軍,并抽調兩旅兵力增援阿富汗。但北約駐阿最高指揮官卻稱,那里需要的不是一兩個旅,而是至少兩萬名士兵。如何說服北約盟友幫助穩定阿富汗,是對奧巴馬外交手腕和影響力的一大考驗。歐洲民調顯示,奧巴馬當選有助于恢復受損的美國與盟國關系,但考慮到國家利益和反戰民意,要盟國政府多出兵,難。
俗話說,許愿容易兌現難。也許,在當選的興奮過后,奧巴馬考慮的已經是如何面對民眾對他的期許,拿出足夠的政治智慧和才干解決當下諸多棘手問題,這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