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棉花生產國、消費國和進口國,但由于國內大多數棉商經營方式單一、落后,在國際競爭中,國產棉無法充分發揮自己龐大的產量優勢,特別是在決定國際棉花價格方面還缺乏相應的發言權和影響力。 世界棉花看中國
國際棉價看美國 “世界棉花形勢看中國,國際棉價看美國”。美國之所以能牢牢掌控國際棉花定價權,除了得益于美國政府給予棉花產業的高額補貼,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以期貨交易為主的定價體系。 美國棉花產量雖次于中國,卻是世界最大的棉花出口經營國,位于紐約的“洲際期貨交易所(ICE)”是目前全球棉花最重要的定價中心。據我國著名期貨立法專家、上海財經大學朱國華教授介紹,在美國,幾乎所有種植棉花的農場主和棉花貿易商都參與期貨交易。 反觀我國棉花市場,長期以來只有現貨交易、不做期貨交易,經營方式和交易手段單一、落后,很難融入世界棉花貿易的主流市場。由于沒有建立起現代化、高層次、多領域的棉花經營體系,目前我國棉花生產和流通都存在著供求銜接不合理、結構失衡的問題,棉花也難以實現有序流通。[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