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北京地鐵10號線一期、奧運支線和機場線正式試運營,這是北京歷史上首次同時開通三條地鐵線路,也是北京申辦奧運時承諾在奧運會前建成通車的軌道交通線路。本報記者于開通當日第一時間分別體驗了這三條線路。
人文奧運氣息濃厚
奧運支線共設四個站點,分別為北土城站、奧體中心站、奧林匹克公園站和森林公園南門站。從北土城站到森林公園南門,全長約4.5公里,由南至北橫穿北京奧運會的主要賽場區域。奧運支線是目前國內唯一為乘客提供直飲水系統的地鐵線路。 記者19日上午一走進奧運支線起始站北土城站,立刻被它青花瓷瓶口狀的入口所吸引,走進站臺,滿眼都是青花瓷的大柱子,如此濃郁中國特色的建筑主題引得在場的攝影記者紛紛“咔嚓咔嚓”拍照。而終點站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呈現的則是另一番景象:站臺的頂棚由網狀鋼結構構成,與地面上的鳥巢體育館上下呼應;同時頂棚的鋼網與每一根柱子連接成一體,像一棵棵大樹的樹冠連在一起遮天蔽日,站臺的地面上還“散落”著一片片小楓葉,儼然一個大森林,與森林公園意境相符。 人文奧運的理念更體現在細節的設計上。記者注意到,在奧運支線每一站站臺的玻璃防護門的底部,都印有各種不同的圖案,與每一站的主題相呼應,比如在森林公園站,為了配合森林的主題,圖案是各種各樣的樹;在北土城站,為了配合青花瓷主題,是頗具中國特色的圖案。 與奧運支線“一站一景”不同,10號線體現的是“一線一景”,乳白色的座位,天藍色的扶手,甚至印有“10”的垃圾桶都是統一的,但是每個車站也頗具自身特色。三元橋站由于是和機場快線的中轉車站,專門設計了一面漂亮的彩色“世界地圖”墻,惹得乘客紛紛留影;金臺夕照站密布的紅色和白色的圓形裝飾燈呼應了“夕陽”的主題;而在國貿站,水墨畫的元素被運用其中。
硬件更加人性 配備最好團隊
據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周正宇表示,三條新線的開通將為地鐵新增里程58公里,新增車站30座,北京市軌道交通共有8條線路,總里程將達到200公里,擁有123座車站,其中換乘站16個。除了奧運支線直接為奧運會服務外,10號線為北京西北到東南的一條主干線路,連接中關村、亞運村和CBD(中央商務區)等重要區域;機場軌道線從東直門到首都機場,使市區到機場的時間縮短為16分鐘。 三條新線突出體現了人性化服務的特點。車輛最大寬度達2.8米,每列車可載1424人,比原有地鐵車輛多載344人。奧運支線乘務員孫崇瑋告訴本報記者,新車的座椅靠背比原先的高了20厘米,坐起來會更加舒適,車輛內的溫度控制是運用電腦感應技術,更大程度上保證了溫度的穩定。另外,每個車站都配有輪椅升降平臺和專門為輪椅進出車廂的搭板,站臺衛生間都有殘疾人專用廁位,以及低位售票機和低位電話亭等。在機場線東直門和三元橋站,還設有航班起落時刻表屏幕。 同時,10號線和奧運支線內部同時設了GPRS、CDMA、WIFI寬帶無線網等先進的通用商用網絡服務設施,使得封閉的地下空間不再成為信息盲區。但是孫崇瑋說,目前10號線和奧運支線,移動和聯通手機運營商信號均未接入,因此使用移動和聯通手機的乘客都無法在兩條線正常接打手機,以后正常通話將逐步實現。 除了硬件之外,人員的配置也體現了“精益求精”,孫崇瑋說,三條新線的運營挑選的都是最優秀的乘務員。奧運支線綜控員趙珊珊也告訴記者,為了新線的開通運營,他們自去年8月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培訓,培訓內容除了基本操作之外,還包括英語、奧運知識等等。
百姓積極體驗
除了奧運支線要等到殘奧會之后才對普通公眾開放,兩條線已經正式開放運營。記者19日下午1時40分左右來到機場線起始站東直門時,看到門口已經排起了長隊。排在第一個的盧先生對記者說,他和同事一起到北京出差,下午4點的航班回深圳,大概1點左右他就在這里等了。排在后面的美國小伙子Mike
Springer也準備乘坐4點的航班去上海,他說,他是從網上知道機場線2點正式運營,正好趕上今天飛去上海玩就來體驗一下。而第一個買上機場線車票的乘客是一位74歲的老大爺李春玉,他家住在機場附近,為了體驗一下機場專線,專門打車來到東直門,“這車真不錯,一點都不晃!彼f。 北京地鐵運營公司預測,新線開通后,10號線日均客流45萬人,最高85萬人;而奧運支線在奧運期間日均客流18萬人,最高達22萬人;機場線奧運期間最高客流將達3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