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6-12 作者:陳靜 來源:中國證券報 |
|
|
蘋果公司3G版iPhone最低199美元(約合人民幣1300元)的價格,讓人大跌眼鏡。市場人士指出,如果iPhone在年內成功進入中國內地市場,有可能對現有的手機市場格局產生顛覆性影響。 首先,對于重組后的中國電信運營商而言,一家獨大的地位遭到削弱,在與蘋果公司談判時,曾經的壟斷優勢已然不明顯。 去年,中國移動曾經與蘋果公司就iPhone手機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展開過談判,但由于雙方分歧過大而作罷。業內人士分析,作為國內移動市場的超級老大,中國移動對手機廠商一向頗為強勢,而面對蘋果公司時,這樣的思維定勢也難以改變,“iPhone做得再好,蘋果也是一家手機制造公司”。在國外市場一直堅持與電信運營商分成的蘋果公司,自然是不甘妥協,雙方談判破裂在所難免。 世易時移,電信重組后,新移動、新聯通、新電信三家全業務運營商鼎足而立的局面即將形成,中國移動的壟斷優勢已經遭到削弱,面臨另外兩家公司的直接挑戰。蘋果現在可以在三家全業務運營商中間選擇合作伙伴,這無疑為其增加了談判籌碼。 其實,哪家運營商和蘋果公司結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電信重組后的市場格局更加優化,消費者能夠從運營商的充分競爭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 其次,對于目前在國內呼風喚雨的外資手機品牌而言,新一輪的殘酷競爭即將開始。 在當前的國內手機市場,也正面臨著一波市場變局。在經過與國內廠商的營銷大戰、價格大戰后,諾基亞、三星、LG等憑借品牌與技術優勢牢牢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老牌的國內廠商如波導、夏新等已是明日黃花,而一些新軍如宇龍、天語等則依靠在渠道等方面的特長異軍突起,iPhone如果進入國內市場,肯定會進一步加快手機廠商洗牌的進程。 此次蘋果3G版iPhone的發布,已經沖擊到其競爭對手,特別是已經推出類似手機的宏達電、三星、LG及索尼愛立信,以及即將在今年下半年推出新產品的諾基亞。由于市場擔心宏達電競爭優勢弱化,該公司股價6月10日甚至以跌停報收。 業內人士稱,雖然蘋果大幅降低iPhone售價,但可從iTunes等相關應用服務獲利,其他手機廠商除諾基亞外,對于硬件與服務整合并無太多作為,純硬件廠商是否被迫轉型,是值得觀察的方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