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農業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在遼寧沈陽召開2008年全國玉米生產機械化工作會。 會議提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發展玉米生產機械化要貫徹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重點突破的方針,堅持以點帶面、先易后難、強化服務、梯度推進、協調發展的原則,農藝農機結合,重點突破玉米收獲機械化,穩步發展玉米播種機械化,加快推進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力爭到2010年,玉米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50%,其中機收水平達到16%,機播水平達到80%。在工作思路上要實現農機農藝互動,社會服務促動,梯度推進帶動,多項技術聯動。 會議強調,加快推進玉米生產機械化,要著重做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落實補貼政策,突破機收瓶頸。重點補貼農機大戶和農機作業服務組織,支持、引導各種渠道資金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機制,為突破玉米收獲機械化瓶頸創造良好條件。二是實施示范項目,帶動推廣普及。在玉米主產區,以玉米機收示范推廣為重點,建設一批示范縣和示范基地,帶動全國玉米生產機械化的發展。三是引導社會服務,培育作業市場。加強玉米生產機械化跨區作業的組織調度、技術培訓和維修服務,開展玉米播種、收獲機械選型鑒定和作業質量跟蹤調查,提高玉米機播、機收作業的社會化服務水平。四是推動技術創新,提升技術水平。要支持玉米裝備關鍵技術和關鍵部件的基礎研究,研發青貯收獲、莖穗兼收、玉米小麥兼收等專用或多功能機具;加強產學研推結合,促進技術的熟化和成果的轉化。五是加強組織領導,形成工作合力。要積極爭取各級政府的支持,與農業等有關部門緊密配合;堅持農機農藝技術協調發展,成立農機與農藝結合的專家組,加強對玉米生產機械化工作的指導,統一研究和協調解決玉米生產機械化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據悉,農業部將在今年啟動全國玉米生產機械化示范項目,在玉米主產區建設10個國家級玉米生產機械化示范縣,通過項目建設,每個示范點完成作業示范面積1000畝,重點示范機械收獲技術,完成機具選型、技術集成配套工作,基本解決玉米生產機械化的技術瓶頸和關鍵制約因素,形成一個以機械化為支撐、區域適用性廣的玉米標準化生產體系、一套社會化作業服務模式和一支技術推廣服務隊伍,實現玉米生產高產高效、低耗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