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舉辦奧運會的中國,其經濟在奧運會之后會是怎樣呢?股市又會否在奧運會后大跌呢? 參考最近6次奧運會,發現舉辦國的股市走勢與奧運會的關系不太大。由于奧運會通常在年中舉行,股市在下半年不一定是下跌的,甚至上升的次數較下跌為多(4:2)。 事實上,奧運會對一個國家,尤其是大國的經濟貢獻比例并不高,因此只會對個別股票有影響,對整體股市影響不大。此外,若該國經濟依賴出口的話(如1988年的韓國),受外圍影響遠大于奧運會。中國的經濟規模龐大,單是北京一個城市舉辦奧運會,對整體經濟影響應該有限。 由北京市統計局和國家體育總局有關研究人員根據投入產出法進行計算的研究報告發現,由于北京在中國的GDP中所占份額不到4%,即使假設奧運會對中國其他地區產生了巨大的溢出效應,奧運會將使2008年中國的實際GDP增長率僅提高0.2至0.4%。這意味著,假設奧運會所帶來的所有益處都在2008年之后消失,那么實際GDP增長應該僅會放緩0.2至0.4%。可見2008年奧運會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是相當有限的,甚至在某程度上可忽略不計。 現時中國經濟發展,源于中國巨大的內需和出口,以及十數億人口的創富動力。中國經濟已經全速發展,就算在2008年奧運會結束后,經濟發展也會保持一個慣性。且有濱海新區、成渝新區等替代北京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新因素,而2010年舉辦世博會、2012年舉辦亞運會,會替代奧運會成為新動力源。因此筆者并不擔心奧運會后中國經濟會大幅放緩,相反,最近內地強勁的通脹數據,倒是較令人擔憂的。 國家統計局公布,2月份生產物價指數(PPI)按年升6.6%,略高于市場預期的6.5%,創3年以來新高。而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較去年同期上漲8.7%,不但較市場預期的8.1%為高,而且再刷新1996年5月以來的最高。 在這種情況下,筆者預期國指未來一段時期也會反復,在11000至15000之間波動。但由于對中國長線經濟樂觀,可趁股市下跌時,分段買入中國基金。
(本文作者為全球華人國際投資交流會主席、東驥基金董事總經理、證監會持牌人龐寶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