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10年醞釀后,創業板在今年推出似乎已成定局。3月21日,中國證監會在其網站公布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的全文及起草說明,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此《管理辦法》將在證監會作進一步的修改與完善后落定推出。 雖然目前創業板的具體推出時間尚未確定,但深交所已為創業板籌備了200家左右的上市公司資源。
“2高6新”企業將受青睞
“企業真正掛牌上市預計是六七月份以后的事情了。”隨著創業板規則公開征意見,企業的創業板上市夢想越來越清晰,他們大多判斷年內能實現這一期許已久的愿望。 實際上,今年以來,創業板即將“破繭”
的信號已發出多次。在今年1月份舉行的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證監會主席尚福林表示將于今年上半年推出創業板。兩會期間,尚福林在參加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天津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再一次向媒體透露,創業板的工作正在積極籌備中。幾年來,證監會和有關部門一直在與市場各方一道,對創業板建設進行積極探索。尚福林預告,創業板推出的條件基本成熟,有關管理辦法在兩會結束之后公開征求意見,然后依工作進展情況決定推出時間。 他表示:“現在應該說準備得比較充分了,”但沒有具體時間表!拔覀兿M軌虮M快推出”。創業板首批上市公司正在積極準備,爭取首批上市公司規模“一開始能夠多一點”。因為創業板有關辦法尚未頒布,所以地方還沒有上報依辦法規定標準確定的上市資源規模。至于創業板推出第一年的大概上市規模,也要根據準備情況確定。 深交所副總經理陳鴻橋早在年初就曾稱:
“各位保薦人最好在一兩個月內找到儲備項目!彼透露,高成長、高科技與新經濟、新服務、新農村、新能源、新材料、新商業模式的“2高6新”的企業將受到創業板青睞。深圳證券交易所理事長陳東征在兩會上也透露,“五一”節后有望推出首批創業板上市公司!皠摌I板的盈利標準和中小板有顯著區別。虧損的企業絕對不能上創業板。我們不會為第一批企業開此綠燈。我們將加強風險控制,比主板還嚴格! 雖然目前創業板的具體推出時間尚未確定,但據了解,深交所已為創業板籌備了200家左右的上市公司資源。深交所的一位人士表示,為防止市場爆炒,創業板首批可能會推出幾十家企業,到目前為止數量還沒有確定。深圳證券交易所理事長陳東征認為,30至50家將是比較合適的選擇之一。 “雖然發令槍還沒響,但大家都做好了搶跑的準備!币蝗掏缎腥耸咳绱嗣枋瞿壳案鞣交I備創業板的情景。
專家答疑 會不會分流主板資源?
最近的證券市場已聞“擴容”則色變。由于創業板的上市門檻遠低于主板市場,同時其投資風格趨于高風險和高回報,將更多吸引偏好風險的個人投資者和私募投資者。許多人擔憂,一旦創業板推出,會不會對主板市場產生沖擊?問題拋出,馬上有多位專家安撫投資者:相比去年A股市場7000多億元的融資規模,創業板公司融資規模普遍較小,不會對主板市場造成沖擊。 雖說市場早已收到了創業板推出的“準信”,但是否已將該信息完全消化還不得而知。國信證券首席分析師湯小生擔憂,大盤藍籌股已缺乏足夠的資金做多,創業板的推出將加重市場對擴容的恐懼心理。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劉紀鵬: 我國創業板推出后,應以每年不少于300至500家的速度發展,即一周發行10家左右。而事實上,即使在每年500家的速度上,按每家發行2000萬至
3000萬股,每家融資1億元至2億元的規模,總體發行規模在800億元左右,而主板僅神華一家回歸A股就發行660億元。 燕京華僑大學校長華生: 創業板市場對于建立一個完善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有重要意義,創業板的起步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一批上市企業可能會有幾十家,然后會擴容到幾百家。由于創業板市場上的企業規模比較小,它不會對主板市場造成太大沖擊。
不同聲音 “上市公司高成長性難以保證”
21日,湘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金巖石給創業板的推出潑了一盆冷水:“現在市場情況不是很好,投資者信心還在谷底。最關鍵的是,我覺得創業板的制度設定還有幾點缺失。也許應該延緩一下比較好! 與其有著同樣擔憂的還包括記者采訪的幾大券商投行人士。他們也對創業板的制度設定有幾點擔憂。
成長性如何保證
金巖石認為,創業板關鍵就是要給無形資產高的公司提供一個融資的平臺,供其發展。那如何保證上市的公司能具有高成長性呢?“我覺得應該附加一個成長性指標,比如說過去3年營業收入的增長,而且這個速度不能太低。因為創業板交易的是成長,那么一定要有一個成長速度。高成長可以彌補他的低收益!
流動性之困
海通證券投資銀行部章熙康表示,他目前比較擔心的還是創業板的流動性問題。“由于創業板盤子太小,因此很容易出現兩個極端!毙率挛锏桥_的時候,很容易形成熱炒的氣氛,此時股價不斷上升,成交量急劇放大,呈現出高流動性;但炒到一定高位時,主力機構出貨,股價一路下滑,成交量迅速縮小,市場在長時間的低迷狀況下,只能維持很低的成交量!皺C構一旦出貨,就會迅速離場,待股價跌深后才會重新進場吸貨。在這種情況下,創業板將會在較長的時間里處于低流動性的狀態,這對市場的發展將是十分不利的!
多層次資本市場如何挺進
對于創業板推出后,主板、中小板、包括將在天津濱海建立的OTC(非上市公眾公司股權交易)市場,各自該如何定位;現存于主板市場的諸如ST之類的殼公司是否該重新劃分,均是業內一直熱議的話題。 資深行業人士指出,由于目前一些中小企業上市公司多集中在中小板,紅火的股市使入市的資金持續增多,相對于中小板個股較小的流通盤,容易形成對新股的爆炒,短時期內造成新股的暴漲暴跌,風險較大。而創業板個股可能具備高成長性及上漲空間,可能給定位已經過高的中小板ETF個股帶來較大的壓力。 金巖石指出:“創業板應該是以‘創新’和‘成長性’公司發展的園地;而主板、三板、包括將來的OTC應該是上市公司入市、退市的程序性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