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計劃實施論文開放閱讀的政策,美國哈佛大學被卷入了開放閱讀的激烈爭論之中。2月
12日,哈佛大學人文和科學學院的730多名教員以投票方式,決定實施論文在網上的開放閱讀。這意味著除非學者自動退出開放閱讀系統,他們發表的研究論文將自動授權給哈佛大學,并無償發布于該校的網站上。出版商認為,這一舉措會對學術出版業造成重大影響。 《科學》的文章認為,這是美國主要大學首次直接挑戰學術期刊權威性,因為這些期刊控制了研究論文的使用權!蹲匀弧冯s志的文章指出,很多大學主張擁有自己學者所發表論文的開放閱讀文庫,目的是為了增強本校學者對其研究結果的使用權,提高研究可見性。哈佛是第一個讓開放閱讀成為學者默認條件的大學。加州大學曾考慮過一個相似的政策,但還未作出正式決定。 哈佛大學計算機科學家Stuart
Shieber是這項運動的發起者,他認為:“對全美國的學者而言,這是很大很重要的一步!彼f,在此之前,如果你希望保留論文的版權并將之放入開放閱讀系統,你需要作出選擇;現在的情況變為,如果你想退出開放閱讀系統,你才需要選擇,因為這是一個默認許可的政策。反對者聲稱,開放閱讀導致論文的免費發放,這可能會降低學術期刊的價值,并突顯未經同行評審論文的重要性。 新政策授權哈佛大學將其學者的研究論文放在大學的知識庫里,讓大家免費閱讀。研究人員像過去一樣擁有論文的版權,而如今大學在默認情況下有權發布論文。當論文被接受后,這些論文都將放在因特網上。任何不愿將論文放在網上的作者必須從院長處獲得自動放棄證書,表明自己放棄這套系統。但新政策還不適用于哈佛大學的其他學院,如醫學院、公共健康學院、商學院等。 John
Wilbanks是位于馬薩諸塞州劍橋城的科學委員會副主席,該委員會支持開放閱讀,他說:“該政策的新穎之處是:它不是由大學或資助者強制要求的,這是教員們自己提出的,他們需要這樣的政策! 在哈佛這次投票的一個月前,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發布規定,要求所有受資助者在經同行評審的論文發表一年內,將論文放入研究院的免費檔案庫。
Patricia
Schroeder是位于華盛頓特區的美國出版人協會主席,他說,與NIH的做法相反,哈佛的這一政策不帶強制性,不會給業內人士造成地震般的感覺。美國科學促進會首席執行官Alan
Leshner說,盡管新政策讓教員們面臨了一個新的程序問題,但這不會影響出版業的標準。 Shieber將這一論文開放檔案庫視為一種對抗日益增加的期刊訂閱費的方法,并讓作者對自己已發表的工作有更大的控制權。哈佛大學教務長
Provost
Steven支持新政策,將之視為大學為研究創造開放閱讀環境的第一步。其他的私立機構也采取了類似做法,如位于美國馬里蘭州的霍華德休斯醫學中心,以及位于英國倫敦的維康信托基金會。 期刊出版商支付了同行評審、印刷和發行的費用,而訂閱費則是他們的回報。他們強調,無論是小型非營贏利機構還是大型公司,均受益于學術出版系統,并依靠期刊的訂閱費來運營業務。 Patricia
Schroeder認為,現在就判斷新政策對行業的影響還為時過早,他強調,“出版人也許并不那么急切希望得到來自哈佛大學的論文”。Shieber同意這一觀點,他說,試驗才剛剛開始,但“期刊總是希望得到最好的論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