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路由器的上網信號覆蓋距離通常是在100米至400米,一家用戶上網可能會無意間惠及鄰里,而包月用戶本身利益也不受損害。如果鄰里之間達成共享共識,豈不樂了用戶?廣州、上海都出現“蹭網”情況,電信部門看似吃虧,其實恰恰說明,中國上網費用偏高了。 據廣州日報報道,廣州一些新潮網民組成一個無線局域網群體,分攤無線上網費用,有人發現了新商機。 “打開筆記本電腦后,搜索無線信號,電腦竟然連接到了一個網絡上,速度還挺快的。”日前,住在天河北路某大廈的陳先生碰上了這樣的好事。陳先生一連試了好幾天,每次開機后都能成功連接到可用的無線網絡上,竟然能免費上網。陳先生告訴記者,這肯定是樓里的鄰居用了無線路由器,而且又沒有設置密碼,整棟樓如同開通了一個無線局域網,只要是有手提電腦的,進行一些簡單的設置就能共享上網。 調查發現,共享無線網絡服務在現實中已無障礙。一位業內人士說,用無線路由器可以實現一定范圍內(100米)電腦的共享上網,這種技術稱之為WIFI無線局域網技術。
有人做好事倡導無線共享主義
在廣州一些小區論壇上,經常能看到類似這樣的帖子:“寬帶共享,本人買了4個端口的D-Link無線路由器,愿與他人共用分攤網絡費用。” 不過有一群新潮網友的做法與上述做法恰恰相反。“包月寬帶反正放那也是放著,在不損失自己利益的情況下,能夠為別人做點什么,至少還可以證明一下自己的善良。”一名網友這樣說到。在廣州有這么一群人,如果自己家里裝有寬帶和無線路由器,都不會加密,于是這一棟樓就形成一個免費“熱點”,即免費獲得
WIFI服務的地方。“這樣叫做無線共享主義,就是讓周圍的人都能夠享受到免費的網絡。” 這群人相互之間還聯合起來,在網絡上建成了一個組織,如果有“菜鳥”碰到一些技術問題,還會共同討論。據了解,在廣州這個群體至少有幾十人,他們之間不定期的還有聚會。
有人識商機讓人共享要收費
記者在采訪時了解到,為他人提供無線共享上網服務竟然也成了生財之道。在一個招聘網上,記者看到一家北京的網絡服務公司招聘“公共場所無線路由器推廣人員”的信息,其招聘信息稱:“通過無線路由器接入的方式,通過建立的WIFI熱點聚合在一起形成一張覆蓋小區、公共場所的無線網絡。” 記者以咨詢業務為由詢問了該公司廣州運營處的相關人士,其工作人員表示:“他們的工作就是用無線路由器設置一個無線局域網,方便前來消費并帶有筆記本電腦的人,讓他們可以享受到免費上網服務。前提是有寬帶接入,設備免費提供,只收取400元的押金和每年1000元的服務費,其實這就如同在家用無線路由器享受上網一樣。”這位工作人員隨后解釋,當然這不是公司主要的賺錢手段,只是一種營銷策略。 記者從該網站上看到,這家公司的業務還不錯,全國各地不少茶館、咖啡廳都成了它的客戶,在廣州也有客戶。
擔心:“蹭網”是否違法
當記者詢問這種做法是否符合相關規定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按目前各運營商的相關規定,的確是不允許的。如果哪一家運營商較真起來,一條線只能一臺機,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那些倡導“共享無線主義”的網友也有此擔心。“每次開機后都能成功地連接到可用的無線網絡上,沒有經過他人的同意,這樣‘蹭網’是不是合法呢?” 對網友的擔心,記者采訪了相關運營商。廣州電信的一位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按照相關規定,在通訊行業的任何經營行為都必須得到相關部門批準,否則都有違規的可能。 而針對居民自愿開放無線網絡的現象,廣州電信市場部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針對家庭用戶,廣州電信“我的E家”寬帶套餐盡管送給客戶一個無線路由器,但協議規定,只允許家庭兩臺電腦同時上網。 專家提醒網民,多個上網者同時使用網絡,一些偷窺者可能使用黑客軟件更容易地看到你電腦上的文件。無線上網要有安全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