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全省物價工作會議上傳出消息,物價部門對廣東電網公司的成本監審發現,去年廣東電網的利潤高達142億元,利潤空間太大。廣東將提出電力價格改革,全面下調工業和居民的銷售電價。(1月13日《南方都市報》)
在一片漲價聲中,廣東傳出讓人興奮的好消息,將全面下調工業和居民的銷售電價。這一措施對上呼應了中央要求保持物價穩定的要求,對下呼應了人民群眾反對各種生活必需品跟風漲價的呼聲,這是一個向人民負責的政府應該持有的態度,值得稱贊。
中央最近提出要求,成品油、天然氣、電力價格不得調整,供氣、供水、供暖、城市公交等公用事業價格以及學校的學費、住宿費收費標準不得提高,保持醫療服務價格穩定。中央的要求能否落在實處,關鍵是地方政府面對百姓生活必需品的一片漲價聲中,能否及時地運用政府之手,堅決地去維護百姓的利益。說穿了,是站在顯示政績的數字一邊,還是站在讓老百姓得到實惠的一邊。廣東的電力降價,一年下來可以少交50個億以上的電費,這就預示著政績數字將少去50億元。是要政績數字,還是要老百姓的認可,這關系到政府官員政績觀的改變。公眾希望有更多的地方為政者,實現由數字政績向老百姓認可的轉變。
由此我們聯想到,眼下一些地方,特別是一些壟斷行業,還在醉心于成品油、天然氣、電力價格的漲價。在維護價格穩定的全國一盤棋中,壟斷行業不能也不應醉心于壟斷利潤中而不能自拔,而是應該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要堅持少賺一點、讓利于民的原則,為實現社會的和諧與穩定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我們希望廣東電力的降價風,能吹醒這些壟斷行業,能吹向全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