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12月12日上午在北京開幕。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和美國財政部部長保爾森作為兩國元首特別代表共同主持對話。吳儀和保爾森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辭。開幕式后,中美之間還舉行了多個專題會議,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李長江、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發改委主任馬凱、國家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和商務部副部長陳德銘等分別在專題會議中發言,闡述中方的政策立場和關切。 中美雙方此次參會規格仍可謂“豪華陣容”:美方包括保爾森、駐華大使雷德、商務部部長古鐵雷斯、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部長萊維特、美國貿易代表施瓦布、環保署署長約翰遜、能源部副部長塞爾、副國務卿杰弗里、美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蘭布賴特等9位部級官員;中方由吳儀率領多位部長參加會議。 此次對話的主題是“抓住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和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挑戰”。中美雙方圍繞這一主題,探討應對經濟全球化挑戰的政策措施、強化貿易誠信、加強在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領域的合作、促進經濟平衡發展、加強在能源和環境領域的合作和改善投資環境。
周小川:緩解不平衡 雙方需努力
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成為此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雙方關注的焦點之一。周小川說,中美兩國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狀況正好是互補性的,中國貿易順差過大,美國貿易逆差過高;中國儲蓄率過高,內需顯得不足,而美國消費有些過度,家庭儲蓄率過低。因此,解決這種不平衡問題,中美兩國在政策調整方面都要有力度。 談到中國的調整政策,周小川說,中國主張采取一攬子的多項政策組合對不平衡方面進行系統性糾正。這個組合以結構性政策為主,包括提高內需,特別是消費內需和農民消費,還包括擴大服務業增長等。 周小川表示,除了重視本國的調整,中國也重視美國經濟的調整。中國希望美國順利克服次貸危機的沖擊,但同時希望美國消費者提高儲蓄率,減少消費,促進經濟的平衡。
謝旭人:使用好宏調政策 應對全球化挑戰
中國財政部部長謝旭人12月12日表示,經濟全球化在給世界經濟發展帶來更多機遇的同時,也引發了一些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等問題。為此,必須積極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充分發揮宏觀經濟政策,特別是財政政策的作用。 在談到主權財富基金問題時,謝旭人說,主權財富基金的投資活動是全球儲蓄-投資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調動儲蓄,增加投資總量,優化資源配置,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從這個意義上說,主權財富基金是促進世界經濟穩定增長、推動全球經濟不平衡有序調整的重要力量。 他強調,近期成立的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是依照《公司法》設立、從事外匯資金投資管理業務的國有獨資公司,將按照“依法合規、有償使用、提高效益、有效監管”的要求,實行商業化運作,積極穩健經營。
李長江:產品質量食品安全 中美都應負起責任
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李長江12月12日在第三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期間舉行的新聞吹風會上表示,各國都有責任確保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中美兩國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合作,共同提高產品安全和質量。 李長江說,對于中國出口美國產品中確實存在質量問題的,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下決心解決,但是確實有些問題也在于美國的進口商和設計商,這方面的問題美方應主動承擔責任。 此外,還存在著兩國有關產品標準不一致的問題。對此,中美兩國政府有關部門應該密切溝通,加強對有關標準的研究。 李長江表示,在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問題上,中美兩國政府一直保持著積極溝通,在很多問題上也取得了共識。相信隨著雙方合作機制的不斷擴大,將會給社會和消費者一個積極的信息。
馬凱:探討能源合作 實現雙方共贏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馬凱在第三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之際表示,中美兩國在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和發展清潔能源方面具有很強的發展潛力和巨大商機,能源合作不僅可成為中美經貿合作新的增長點,也有利于減少環境污染和溫室氣體的排放。 他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美國在提高煤炭使用效率和發展清潔能源方面有先進的技術和較豐富的經驗,希望中美雙方能夠進行深入交流和磋商,共同探討和發掘中美能源合作的新亮點。 馬凱建議雙方馬上著手進行三項工作:盡快啟動能效合作;積極推進生物質能合作;全面規劃能源合作未來。 馬凱認為,中美能源環保合作能夠幫助中國改善能源結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環境污染,同時又能夠使美國先進環保節能技術有廣闊的商業化價值,實現雙方共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