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9日)是跨行通存通兌業務實行的第一天,市場反應如何?記者在長沙走訪調查發現,前往銀行咨詢并辦理該項業務的市民寥寥無幾。
今天上午,記者以客戶身份接連走訪了建行、工行、交行、浦發、中信、長沙商行等銀行網點。部分銀行尤其是大型國有商業銀行準備不夠充分,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銀行芙蓉路沿線部分網點無法開通、辦理通存通兌業務。浦發、中信等股份制商業銀行準備顯然充分一些,他們十分熱情地向記者介紹業務的辦理方法。
通存通兌業務意味著擁有一張銀行卡(存折)可以進各家銀行辦理日常使用最頻繁的業務,它能帶來的方便是不言而喻的,但記者從采訪中得知,并無多少市民“買賬”,來銀行咨詢辦理的沒有幾個人。調查發現,除了市民對這項新業務知曉率低外,銀行收費高是主要原因。
據記者了解,此次央行規定手續費數額由受理銀行按照市場化原則自行確定。從已經公布的收費標準看,基本都為交易金額的1%%,但上限最高達200元。柜臺跨行查詢每筆收費為5元或10元。這樣的標準比現在的跨行匯款轉賬收費高出不少。
對此,市民唐先生認為,對于大多數人而言,經常要到銀行辦理水電氣、電話等公用事業的繳費業務及按揭等業務,本身涉及金額就不大,而辦理跨行通存通兌有的銀行收費高達1%%,以每個月要交2000元的月供計算,一年就要多花240元,太不劃算。
截至記者下午4時發稿時,來自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的最新消息顯示,全市除中國銀行因為系統原因暫未開通通存通兌業務之外,其他已獲準開辦通存通兌業務的銀行機構均可辦理該業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