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前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聯合對外正式發布《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07年修訂)》(以下簡稱“《目錄》”),將外商直接投資國內期貨公司由禁止類放寬至限制類之后,已有外資金融機構對此表現出興趣。瑞銀財富管理大中華區主管羅振綸9日對媒體表示,瑞銀有意積極參與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希望也能為中國資本市場的豐富和發展提供幫助。但是,是否參與直接投資國內期貨公司仍需仔細研究相關規定后,才能做出最終決定。 為貫徹落實CEPA協議,證監會曾于2005年8月下發通知,規定外商可以通過CEPA路徑投資內地期貨公司,但參股比例不得超過49%。而依據11月7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聯合發布的《目錄》,期貨公司由2004年相關規定中的“禁止類”放寬至“限制類”,同時強調需“中方控股”。 無疑,參股內地期貨公司,成為外資金融機構進軍內地期貨業的“最便捷路徑”。據記者了解,瑞銀集團自2006年12月在內地成立瑞銀證券后,其內地業務主要覆蓋投資銀行、證券、固定收益、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等領域。瑞銀羅振綸表示,決定最終是否參股內地期貨公司取決于兩大篩選標準。第一,是否符合瑞銀既有商業模式,即是否對瑞銀現有環球財富管理和商業銀行、環球資產管理、以及投資銀行三大業務有幫助;第二,是否符合監管部門要求,日后是否能順利獲取相關牌照和開展業務。 據記者了解,自2005年11月以來,荷蘭銀行、東方匯理金融公司和JP摩根已通過各自在香港的子公司分別參股了內地的銀河期貨、中信期貨和中山期貨。 不過有期貨公司人士表示,外商直接投資期貨公司真正成行,還需相關細則出臺。“比如,《目錄》中對‘中方控股’表述不購清晰,沒有設定具體比例,不利于實際操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