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6日)上午,“成都市公共交通周及無車日”活動啟動儀式在四川科技館南廣場舉行。副市長劉仆出席啟動儀式并講話。 劉仆在講話中說,開展這次活動,旨在宣傳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戰略,倡導市民減少對小汽車的使用和依賴,更多地選擇公共交通、自行車交通、步行交通等綠色交通方式出行,從而減少環境污染、降低能源消耗、節約利用土地、緩解交通擁堵,創建環保、健康、安全、和諧的人居環境,促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和城市可持續發展。劉仆向全市人民發出倡議,有節制地使用私家車,盡可能選擇既能滿足出行需求,又有益于健康,同時對環境影響最小的綠色交通出行。 啟動儀式結束后,劉仆一行走進科技館東南廳,參觀了“成都公共交通展”。隨后,劉仆一行又登上一輛剛剛投入運行的81路公交車進行了實地乘車體驗。 昨日的啟動儀式還宣布了聘請公交行風監督員的決定,為一批“公交示范線路”授牌,并為151路等公交新線開行和新車投放剪彩。
新聞名詞 無車日活動 “世界無車日”活動最早起源于1998年的法國。至今,國際上已有超過1000個城市開展過“無車日”活動。根據測算,開展“無車日”一天,全國可節省燃油3300萬升,減少有害氣體排放約3000噸,并有數百人免受交通事故傷害。 去年,建設部向全國設市城市發出倡議:在每年的9月16日至22日,開展“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及無車日活動”,其中9月22日為無車日。目前,全國參加這項活動的共有108座城市,我省有成都、綿陽、攀枝花、自貢、瀘州5座城市參加了這項活動。
新聞鏈接 公共交通周活動安排 9月17日
在天府廣場、公交場站舉行公交便民咨詢; 9月18日 組織市民代表參觀我市公交建設最新成果; 9月19日
組織市民代表參觀地鐵建設現場,了解成都軌道交通建設規劃; 9月20日 公交服務比賽; 9月21日
交通部門代表及環保人士座談我市發展綠色交通相關問題; 9月22日
將天府廣場及部分周邊區域設為無車區,只對公共交通、客運車輛、特種車輛、專用車輛及非機動車開放。進行青年志愿者綠色出行宣傳、環境對比監測、“綠色交通從我做起”簽名等活動。
新聞分析 為什么要提倡綠色出行? 綠色出行,就是采用有益于健康,并對環境影響最小的出行方式,從而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那么,為什么要提倡綠色出行? 業內專家談到,公共汽(電)車、有軌電車、地鐵、輕軌等公共交通都是對環境有益的綠色交通工具。發展綠色交通除了能減少城市空氣污染、節約能源外,還具有減少城市交通阻塞、有利于出行安全的優點。 小汽車的交通事故率是公共汽車的7.3倍。據統計,每年有四分之一的小汽車會發生不同程度的交通事故。公共汽(電)車、地鐵、輕軌等公共交通都是城市內比較安全的交通工具,都市駕車族如果能夠在合理的范圍內盡量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以大大提高安全性。 研究表明,騎自行車可以預防大腦老化,提高心肺功能和神經系統敏捷性,鍛煉下肢肌力和增強全身耐力,益壽延年。由于周期性的有氧運動使鍛煉者消耗較多的熱量,可收到顯著的減肥效果。 適當的步行,可以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環,預防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以及感冒等呼吸道疾病。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步行30分鐘或步行上下班,是最安全、最佳的運動和減肥方式。 據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