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方便面漲價”被發改委嚴肅處理之后,寬帶服務收費又爆出“減量不減價”的消息。在話音收入不斷下滑的同時,兩大固網運營商將目光瞄準了寬帶增收。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都在各地積極部署擴大寬帶限時收費的業務政策,未來將取代包年和包月收費政策,在全國逐漸推廣。 首先,“寬帶限時收費”依然延續了固網運營商忽視客戶的一貫思維模式,顯示出壟斷企業的粗暴和不成熟。該服務受到消費者的抵觸也是在所難免。國內電信運營商雖然創造著全球同業最高的利潤率,但在營銷“創新”方面卻一直缺乏對自身定位的判斷。無論是把握客戶的消費需求,還是提高親和力的速度,都遠遠落后于其業績的發展,并不被消費者接受。近年來,電信的服務改善問題一直是兩會代表關注的社會熱點。 其次,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同時推出“寬帶限時收費”也涉嫌壟斷行業“操縱價格”。今年以來,中國電信和網通在一季度開始執行“南北協議”,放棄了全國性競爭,而在自己主導區域發展。而鐵通等運營商由于規模過小無法跟兩大固網運營商形成有效競爭,這使得雙方有條件在今年三季度開始大規模推進寬帶限時政策。眾所周知,在全球電信業轉型的大背景下,固網企業發展都遇到一些瓶頸。根據信產部發布的通信行業統計,固定本地電話網業務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幅度達4.5%.為了使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更專注于各自領域內的寬帶化、IP化及多媒體化服務,提高業績,今年年初,在有關部門協調下,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達成了“南北協議”。誰知,兩大固網接著而來的,就是臭棋連連。 再次,“寬帶限時收費”是“減量不減價”,涉嫌變相漲價。寬帶服務既不存在成本或原料價格升高,也不存在求大于供的供需矛盾。單純以所謂“利于網民合理安排工作生活時間,防止網游沉迷”為理由,顯然無法令公眾信服。電信部門與其把腦子動在如何用各種套餐套住用戶或者變相漲價上,不如把腦子動在開發新的服務,新的對社會和企業及個人都有好處的新業務上。 就在前不久舉辦的“2007中國固定網絡發展高峰論壇”上,信息產業部副部長茍仲文已經為固網企業指明5條金光大道。希望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認真學習執行,不辜負主管部門年初同意“南北協議”的苦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