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據新華社紐約7月28日電
(記者劉洪)“如果銀行里顧客排起了長隊,該怎么辦?”我問花旗銀行一分理處的經理肯·田中。 “辦法之一,我們會告訴顧客,讓他們盡量使用網絡銀行業務,因為一些基本業務都可以在網上處理。”他回答。 在人工成本高昂的美國,大力發展網絡銀行業務,是許多銀行擴大業務、壓縮成本的必然選擇;而對顧客來講,插上網絡翅膀的銀行業務也意味著更方便、更簡單,而且往往更便宜。 比如,目前美國各商業銀行定期儲蓄的年利率一般不到4%,但在花旗銀行的網站上,顧客如果選擇在網上開戶并使用E-saving業務,則可享受更高的利率,為4.5%。 但推動網絡銀行業務發展,光有優惠措施是不夠的,一些美國人對網絡交易望而卻步,就在于擔心網絡的安全性。銀行自然也不會大意,作為網絡業務的一個最基本前提,各大銀行都有相應的密碼加密技術,防止黑客突破網絡竊取資料。對于在不同銀行賬戶間轉賬這種相對高風險的交易,網絡銀行業務也有一套嚴格的規范。 雖然許多影片中網絡大盜能輕而易舉突破銀行防火墻,以“神不知、鬼不覺”的手段盜走巨款;但在現實生活中,這種可能性很小。幾乎所有銀行都會強調,比起一般的服務,其實網絡交易更為安全。 原因在哪里?一方面是因為網絡交易容易查詢,在哪里作的案,作案用的什么賬戶,一查就可知,相對來說,盜用別人信用卡刷錢,查處難度就要大多了;另一方面,美國對銀行詐騙案的懲處非常嚴厲,破案率也很高,犯罪分子輕易不敢作出這種愚蠢選擇。 據新華社柏林7月28日電(記者郇公弟)在德國,越來越多的客戶開始習慣于通過互聯網、電話、傳真等直接管理自己的銀行賬戶,不僅可以存款、轉賬,還能夠買賣股票、基金,甚至可以申請小額貸款。與傳統銀行依靠廣設分支機構招攬客戶不同,這種新型的“直接銀行”費用低廉、使用便捷,正成為德國個人理財的“網上直通車”。 德國郵政銀行市場部經理彭康康告訴記者,“無論從銀行數量、資產總額,還是客戶總量、交易額而言,網絡銀行都已成為德國銀行業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大部分傳統銀行都建立了網上交易平臺,德國還出現了上百家純粹的網絡銀行,已具有相當的市場競爭力”。數據顯示,德國網絡銀行業務目前已占到銀行全部業務的25%以上。 由于德國實行的是“全能銀行制”,這也對個人通過網絡銀行理財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客戶在網絡銀行開設的個人賬戶,不僅可以用于存取款,還可以直接用于買賣股票等金融證券,進行在線投資。有些網絡銀行提供免費的各種證券產品的實時行情、分析工具和信息等,并且隨時提供在線投資咨詢,真正成為了個人理財的“網上直通車”。 在德國,網絡銀行的安全性正得到越來越多客戶的認可。比如網上銀行同時使用用戶名、登錄密碼和交易密碼,有的銀行對同一賬戶的不同的交易、不同步驟都要求不同的密碼,只有輸入正確才能操作,有效避免了網絡黑客釣取密碼的危險。同時,監管機構和行業協會組織也在不斷提高網絡銀行的安全標準要求。 據新華社莫斯科7月28日電(記者熊伊眉)1997年俄羅斯兩家銀行最先開辦了網上業務,到了2005年已有近350家銀行為顧客提供網上服務,去年提供這種服務的銀行接近400家,預計今年將達到500家。不過,雖然俄網絡銀行業務不斷發展完善,但目前用戶不多,為顧客提供網上服務的銀行目前還不足一半。 俄政府很重視網上銀行的安全問題。為了保障銀行系統的安全,各銀行的加密手段須經俄聯邦通信和信息局或聯邦安全局的認證。各銀行的安全措施主要是防止黑客攻擊、保障用戶名、密碼以及電子簽名的安全。俄銀行業人士認為,由于采取了種種保護措施,目前銀行受到外部攻擊的可能性很小。迄今為止,俄羅斯銀行還沒有受到黑客攻擊的記錄。說起來也怪,俄羅斯黑客在世界上赫赫有名,他們時而攻擊瑞士銀行,時而攻擊美國銀行,時而威脅英國銀行,但就是不對本國銀行下手。 不過,俄網上銀行雖然安全方便,但用戶并不多。2004年至2006年,每年分別只有4萬、9萬和17萬人使用網上銀行,據預測,即便到2010年,俄網上銀行的用戶也只會占銀行客戶的10%。 俄業內專家近期并不看好網上銀行市場,其原因是:俄羅斯至今沒有形成使用銀行服務習慣。在這個國家里沒有銀行賬戶被認為是很正常的事,許多人仍習慣把現金存在家里。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