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至今已有近30年,中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世界矚目的巨大成就。如今中國正悄悄地改變原來的身份和角色——由世界最大的吸收境外投資國之一快速地向世界最大的境外投資國之一演變。 有關數據顯示,近3年來,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年均增長71.3%。截至2006年底,我國累計對外直接投資(非金融類)已達733億美元,國內企業對外投資涉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排名從2005年的第17位快速上升至去年的第13位。我國對外投資的行業也由開始的貿易航運、餐飲為主,快速向資源開發、工程承包、生產加工、農業合作和研究開發等眾多領域發展。更為引人注目的是,一些大型企業,如中海油等開始采用大規模并購的方式開展對外投資。
持續掀起并購潮
中國快速增加對外投資的一個最主要方式之一就是并購國外企業。 日前,河南人龐玉良10億元購買德國機場的新聞在國內炒得沸沸揚揚。其實,這只不過是中國企業在國外并購的一個較為典型的例子而已。早在2005年,中海油曾試圖以185億美元的價格并購美國石油公司尤尼科,這一消息引起了世界的轟動。 雖然并購受到美國國內保護主義阻撓而沒成功,但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中國,認為中國企業將掀起世界范圍內的并購潮。可能這種說法有些夸大的成分,但中國企業的對外并購確實在加速進行。隨后,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國有企業在中亞區、俄羅斯等國都有很大的并購投資舉動。一些鋼鐵企業,也加緊了向鐵礦石資源大國的投資。最近有消息表示,寶鋼集團已同巴西鐵礦石供應商淡水河谷公司簽定了初步意向書,研究在巴西圣埃斯皮里圖州建立合資鋼鐵廠的可行性。
境外經合區成投資新方式
與中國企業掀起的并購潮相比,我國企業正掀起另一種投資模式的新潮流——大規模在國外設立境外經貿合作區。這種投資方式目前并沒有受到太多的關注,但卻可能是一種非常有前景的對外投資模式。 2006年11月,中國首個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巴基斯坦中國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暨巴基斯坦海爾-魯巴經濟區在巴基斯坦成立,中國商務部部長薄熙來親自主持了揭牌儀式。據了解,該合作區是由海爾集團與巴基斯坦RUBA集團合資建設,中巴控股比例為55∶45。合作區的產業定位以家電產品為主,包括相關配套產業和營銷網絡,吸引優秀家電企業入駐,形成品牌家電產業集群。 從這個合作區開始,俄羅斯杜埃特經貿合作區、泰國羅勇中國工業園、尼日利亞萊基自由貿易區……中國對外經貿合作區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 向來以開放知名的廣東省,其設立經貿合作區的步伐可能在中國各省區之間處于領先地位。據廣東省外經貿廳統計,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經核準的非金融類境外企業已超過1700家,協議投資60多億美元,業務遍及80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年一季度,廣東省在境外新設的36家企業中,有31家是直接投資設立企業的。據了解,深圳市正籌劃去越南設立經貿合作區,組織企業成規模、有組織地走出去。 為了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在2006年,國家在政策上給予了多種優惠。商務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趙闖曾表示:“每一個確定下來的對外經濟貿易合作區,國家將有2億至3億元的財政支持,中長期人民幣貸款最多可以達到20個億。”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建立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的國家,主要是與我國關系良好、政治局勢穩定的亞非地區,如尼日利亞、朝鮮、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等,具體行業主要是傳統的能源、資源、農業、輕工、冶煉、電子等領域。有關部門打算把我國的境外經濟合作區的數量建設達50個以上。
一箭多雕
“在中國人均收入已經達到2000美元的今天,往外投資發展是必然的結果。”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李雨時認為,中國從過去吸收外國投資逐漸轉變為境外投資大國的主要原因是中國的外匯儲備已經比較充裕。 近幾年來,中國的出口形勢比較好,不像過去外匯儲備比較稀缺。李雨時介紹,世界上的一些發達國家大多經歷了從吸收外資到資本輸出的這條道路。以亞洲來說,二戰后的日本、韓國都是這樣發展起來的。 李雨時表示,前段時間,由于受到了國外一些政策的限制,再加上缺少相關經驗,導致我國企業的對外并購逐漸被在境外建立經貿合作區所取代。現在,江浙一些企業在國外建立中國商場以及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如巴基斯坦建設經貿合作區,反映出我國經濟的深刻變化和轉型。 東南大學經濟與貿易系主任黃凱教授表示,國家大力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是最新的一種發展模式,就好比當年中國發展深圳特區一樣,起到了一種示范效應。黃凱認為,境外經貿合作區有利于推動中小企業集群式“走出去”;可以減少成本,減少單個企業“走出去”時都要反復進行的各種市場調查;也有利于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捆綁外出,形成合力。他表示,國與國的合作是一種相互理解、相互聚集的過程。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發展,并不是注重“一國”,而是傾向于某一個區域或者是一個城市,這樣做的好處是便于集中資源。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最大的益處就是管理成本的減少。把資產進行集中,來發展有優勢的項目,是一種經濟的雙贏。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商務部設立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具有多重意義,能起到一箭多雕的使用。一方面可以在較大程度上解決貿易摩擦問題,加大出口力度;另一方面也可以緩解我國外匯儲備過多、外貿順差增長過快的問題。同時,此舉還是實施我國自主品牌戰略的有力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