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487公里海岸線的河北省以前所未有的熱情關注自己的沿海區位。2005年曹妃甸工業區開工興建,2006年,河北省委、省政府第一次提出建設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強省的戰略目標,2007年,發現冀東南堡油田的消息傳出。擁有遼闊平原和巍峨山脈的河北省,開始將沿海作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和發展潛力所在。
 |
曹妃甸開發初期的一個鳥瞰圖。本報記者 楊世堯
攝 |
走出沿海“無!钡膶擂
沿海,長期以來是一個讓不少河北人感到尷尬的話題。雖然有沿海的身份,但并沒有沿海的“感覺”。 沿海卻“無!,有專家提出,河北自古以來農耕經濟帶來的內斂性和封閉性,加上建國后經濟重心以內陸資源型產業如鋼鐵、紡織、建材等為主,影響了河北人對自己沿海地位的認知。近年來,國家把加快環渤海地區發展作為重大戰略舉措,積極推進京津冀都市圈和天津濱海新區的發展,“環渤海”正在成為繼“珠三角”、“長三角”之后我國新的經濟增長極,河北沿海也打破了積久的沉寂。 2004年,包括曹妃甸港區在內的《渤海灣地區港口建設規劃》經國務院審議并原則通過。2005年以來,原本面積不足4平方公里的曹妃甸已建成2個25萬噸級礦石碼頭。
2006年11月,河北省委書記白克明在省第七次黨代會上作了《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建設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強省而團結奮斗》報告,“沿!钡谝淮纬霈F在這個省省黨代會報告的標題之中,成為這個京畿大省的發展重心所在。
揚起沿海經濟的發展龍頭
河北省提出,與東部沿海發達省份的差距主要在沿海,潛力和希望也在沿海,要把打造沿海經濟隆起帶作為建設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強省的突破口。 今年5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宣布在河北沿海發現儲量達10億多噸的南堡油田,給河北改善石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層次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同時也將給北京、天津、山東等地提供新的可靠的原油供應渠道,促進這些地方的石化產業的大發展。 曹妃甸是渤海惟一不需開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設25萬噸級以上大型深水泊位的天然港址,依鄰京津冀城市群,可望成為我國礦石、原油進口和北煤南運、首都氣源四大通道。同時將由首鋼、唐鋼聯合建設精品鋼材基地,帶動整個京津冀地區鋼鐵工業結構調整,特別是促進作為河北第一主導產業的鋼鐵行業優化整合、結構調整。
演繹燕趙大地的藍色夢想
幾年來,河北的港口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曹妃甸煤碼頭、原油碼頭開工建設,秦皇島港煤五期建成運營,2006年全省港口吞吐量達到3.3億噸,居沿海省市第六位。與此同時,路網建設不斷加快,包括青銀、石太-石滄-滄黃、宣大等在內的14條長約2324公里的高速路網將支撐起“東出西聯”交通運輸體系。 海洋意識是一種開放意識。今年5月10日,邯鋼集團與寶鋼集團簽署協議,雙方將分別出資50%在邯鋼新區建設460萬噸精品板材生產線,計劃總投資193.68億元。6月16日,石家莊市國資委與聯想控股有限公司簽署協議,將石藥集團有限公司100%的國有產權轉讓給聯想控股有限公司,聯想控股計劃在今后5年內投資50億元人民幣,把石藥集團有限公司打造成在世界上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大型制藥企業。唐鋼與首鋼合資在曹妃甸打造新首鋼;華藥與荷蘭醫藥巨頭DSM(帝斯曼)展開全方位合作……河北省提出要加強與國內大公司大集團和重點區域的戰略合作,按照“融入沿海,聯合京津,平等錯位,合理分工”的思路,推進京津冀區域合作邁出實質性步伐,努力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海闊天空,云帆破浪。河北省委書記白克明說,我們已經踏上了建設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強省的新征程,重任承擔在肩,希望就在腳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