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10名酒仙橋危改拆遷居民代表就危改的進程問題召開新聞發布會,要求重新修訂酒仙橋危改細則。(《京華時報》7月1日)
由居民代表主動召開新聞發布會還是第一次,這傳遞了一些前所未有的信號:一是主動意識,二是參與愿望。
先說主動意識。酒仙橋危改房拆遷“公投”至今20多天里,開發商沒再與居民接觸,政府也沒有進一步的說法,居民們想以這種方式,一方面率先打破僵局,另一方面借機表達觀點。這樣的想法、做法,是一項積極、有效且富有創見之舉。
再說參與愿望。在拆遷事務中,歷來都是政府根據與開發商的具體合作,再單向制定拆遷政策,居民沒有政策的參與權。從本次居民代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居民代表列舉目前拆遷存在的十大問題,表達了對這種現狀的不滿。不管怎么說,把意見表達出來,總歸是件好事。
新聞發布會上,我覺得最有價值的亮點,是居民們發出了“重新修訂方案細則,請多方人士參與聽證”的呼吁。舊居民區的改造,涉及政府公共管理、開發商、原住居民三方利益,商業利益、公益訴求交織在一起。充分考慮當事者、旁觀者、專業人士從不同角度發表的意見,本來就應該是新方案的應有之意。如果重新起草方案時能把居民代表納入利益主體平等協商,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對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