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5日)是第17個全國土地日,在國土資源部與北京市政府聯合舉辦的宣傳活動中,就近期社會關注的“小產權”、“鄉產權”住宅問題,北京市國土資源局局長安家盛表示,北京已經部署開展在全市范圍內調查“鄉產權”、“小產權”等違規土地開發建設,違規開發建設的要停工停售。
“鄉產權”、“小產權”不受法律保護
“小產權”、“鄉產權”住宅是近期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建設部在近日也發布了購房風險提示。表示目前有些村集體經濟組織在本村集體土地上集中建設農民住宅樓,用于安置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但在安置過程中,擅自擴大銷售對象,以較低的價格向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成員銷售。非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購買此類房屋,將無法辦理房屋產權登記,合法權益難以得到保護。有些項目允諾辦理的“鄉產權”、“小產權”,均不符合法律規定,不受法律保護。
“準確來說,沒有‘小產權’房的概念!土地從根源上只有兩種所有制,國有的和集體所有的。”安家盛昨日說,調查顯示,北京164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國有土地只占18%,其他都是集體所有制土地。而一些打著新農村建設、或新村建設的名義,進行違規開發建設屢屢出現。它們對外銷售則打著“鄉產權”、“小產權”的幌子。這是違法違規的行為,而購買者也得不到法律保護。
形成規模項目將研究具體處理政策
安家盛表示,北京市很重視這個問題,在局部調查的基礎上,近期已經展開了全市性的全面調查。對于違規開發的“小產權”、“鄉產權”要停工停售。而且不僅非法介入的開發商要受到制裁,相關的村集體組織也要進行處理。
他同時也表示,對于一些形成了一定規模的項目,由于牽涉的購房市民較多,因此具體處理政策還要進一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