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基金號稱“專家理財”,投資人當然期望“與贏家共贏” | 去年,首日募集419億的嘉實策略增長基金,曾被基金業內人士笑稱為“可能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可就在今年4月10日,上投摩根內需動力基金創下基金發行的天量認購紀錄:900億資金撲面而來! 該基金一舉成為基金市場募集時間最短、認購金額最多的基金產品。100億限額比例配售,讓其最后配售比例將在10%左右,也創下了基金配售發行以來的比例新低。 基金首發配售比例不斷創出新低,也意味著首發認購額度不斷創出新高。 面對不斷刷新的基金首發認購金額,業內人士不禁發出疑問:到底是哪些因素成就了900億?還有多少900億值得期待?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王群航認為,近期基金首發認購額不斷創出天量,首先與這些基金公司的歷史業績息息相關。據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統計,
2005年,上投摩根在33家基金公司中股票投資管理能力居第二位,而2006年,該基金公司在45家基金公司中股票投資管理能力列第一名。基金公司的品牌效應吸引了投資者。 另外,明星基金經理的效應也是投資者踴躍認購的一大原因。上投摩根內需動力擬任的基金經理孫延群,同時也是上投摩根阿爾法基金經理,其管理的阿爾法基金于2005年10月成立。截至今年3
月30日,上投摩根阿爾法累計凈值是3.23元,過去一年的凈值增長率是153.73%,在同類型基金中居于前列。 基金發行中“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也說明了投資者日趨成熟。近期的基金發行市場,已很難見到年初時不管什么基金發行都一轟而上的情形。業內人士稱,客戶服務、風險控制雖然必須重視,但畢竟這些都是虛的,基金公司最終還是要以賺錢能力來說話。基金發行中的品牌影響力今后將越來越明顯。 王群航還認為,上投摩根通過舉辦基金大學進企業等一系列活動,培養了一大批潛在的客戶。另外,主代銷行和托管行——工商銀行,其龐大的網點以及其優質的客戶資源也是造成900億首發申請認購額度的重要原因。不菲的管理費對銀行無疑具有誘惑力。不過,造成新基金發行不斷創出天量認購額的最根本原因,還是流動性的過度充裕,大量的閑余資金急欲尋找投資渠道。就在上投摩根內需動力首發當天,南方穩健貳號除去有效認購的資金以外,尚有220多億未申購成功的資金處于凍結中。 隨著市場持續走牛,業內人士預計,后續的新基金首發認購額仍有可能不斷創造新的紀錄。據悉,廣發基金公司也即將發行新的基金產品,其首發日有可能續演火爆場面。 市場人士提醒投資者,股市當前累積的系統性風險日益擴大,加上不可預知的非系統性風險,購買基金僅僅是一種理財方式而不是一夜暴富的途徑,投資者應當理性地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