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在河南鄭州新鄭市“華夏第一祖龍”施工現場,該建設負責人說,“華夏第一祖龍”龍頭高29.9米,龍身高9米,寬6米,長21公里,實際投資要達到40個億。新鄭市宣傳部一負責人稱政府支持建“龍”,但建龍完全是個人行為,與政府無關(《河南商報》3月26日)。
政府急于宣傳的“第一祖龍”與政府無關,不知道是何用意?但建造這么大的“華夏第一祖龍”,政府能說與之無關嗎?
“華夏第一祖龍”是政府引進的一個項目,或許是能給當地帶來經濟上的收益,但環保問題恐怕不能忽視。按照有關部門負責人的說法,始祖山山頂全是不可耕的荒地,建造這條巨龍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有利于防風固沙。事實果真是如此嗎?以筆者這樣的外行看來,建造這樣的“祖龍”肯定是要破壞植被的,植被破壞了,拿什么來保證環保?況且,建成之后,想必能引來眾多的旅游者,旅游的人多了,環境只會遭到更多的破壞,到時候又憑什么防風固沙?
“華夏第一祖龍”實際投資要達到40個億,這家祖龍公司能擔當起這樣的“重任”嗎?據了解,祖龍公司注冊資金僅有100萬元。以這樣小的財力怎么做得了這么大的事?如果“祖龍”建成之后,旅游者不能紛至沓來,它虧本了怎么辦?這家公司向銀行貸款,又是誰作的擔保?如果資金接不上,成了一項爛尾工程,留下來的難道不是政府的事嗎?
令人感到擔憂的是,有關負責人竟宣稱,“這個項目已成新鄭市的重點招商引資項目……政府很支持,發展前景很好。”政府的負責人只沉浸于可能帶來的經濟效益之中,雖然他們也想到了可能的隱患,但似乎一經聲明就與政府無關。這豈是一個負責的政府所應該有的行為?
別說“第一祖龍”與政府無關,民眾要問責的首先就是政府。遇事了,誰也脫不了干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