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
作者:“目前由糧價導致的居民消費價格(CPI)上漲難以持續,是否加息還需要進一步觀察。”對于市場近期熱議的加息,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易綱(易綱新聞,易綱說吧)昨天首次作出正式回應。
盡管去年全年CPI上漲1.5%,延續了上一年低通脹的局面,但去年12月份卻大幅上漲2.8個百分點,創下兩年來新高,大大高于市場預期。
而通脹之憂也引發了市場對央行加息預期的激增。
加息“靴子”何時落地仍然充滿懸念。但是,物價持續上漲導致加息的預期已在學界達成共識。昨天,一項由北京大學經濟研究中心和國內13家研究機構的最新預測顯示,今年上半年物價將繼續保持上漲趨勢,預計一季度CPI將保持在2.6%的水平,在這14家機構中,有11家預測加息將在一季度來臨。
易綱在昨天出席北京大學中國經濟觀察論壇時對加息作出回應。對于近期CPI的持續上漲,易綱解釋到,由于國際糧食產量去年減產,造成去年國際糧價提高,繼而影響到中國的糧食價格在去年后兩個月出現上漲,“我認為由于糧價上漲造成目前的CPI上揚是暫時的。”
易綱還對糧價的繼續上漲表示懷疑,“中國糧食連續三年獲得豐收,已經從三年前較低水平增長到去年的較高水平,未來糧價持續大幅上漲的可能性比較小。”
易綱表示,盡管CPI是衡量通貨膨脹最重要的指標,不過,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和進口商品價格等其他指標也是央行所關注的,“央行堅定不移地實行穩健貨幣政策,是否加息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在加息傳言此起彼伏的攻擊下,近期“黑色星期五”多次成為股市的噩夢,因為央行一般在周五傍晚宣布加息。結合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06年宏觀經濟數據,經濟學家們對加息與否、何時加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