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自1942年4月9日起每周對美國暢銷書進行統計,而該報每周日推出的暢銷書排行榜被視為美國最權威的暢銷書排行榜。盡管上榜書籍和名次每周都有變化,但總的特點很明顯:小說榜基本上是懸疑類作品的天下,而非小說榜則多為名人傳記或作品。這從一個側面折射了美國人的讀書習慣、欣賞趣味以及價值取向。 以4月26日出爐的榜單為例,小說類冠軍《拿走我的心》是美國“懸疑小說皇后”瑪麗·克拉克的作品,亞軍是新上榜的懸疑法律小說作家麗莎·史考特萊茵女士的新作《再看一眼》,季軍則是魔幻懸疑小說作家吉姆·布徹的“德累斯頓檔案”系列懸疑小說第11本《叛徒》。 《再看一眼》首度上榜便名列亞軍,顯示出作者的不凡功力。史考特萊茵作品的一大特色是作者扎實的法學功底。她畢業于賓州大學法學院,曾在費城律師事務所工作。她還曾受聘為賓州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開設《法學與創作》課程,向學生闡述小說與影視創作里的法學問題。 美國書評界人士說,《再看一眼》之所以能在眾多懸疑作品中脫穎而出,除了作者慣有的“法學視角”外,更有細膩的“女性視角”。 如果說《紐約時報》暢銷書小說榜勁吹“懸疑風”,那么非小說榜便盡是“名人味”了。入選本期非小說榜“前十”的作品中,有6本的作者或掛名作者是演員、歌手或節目主持人。 美國評論界對于明星出書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商業炒作成分過重,出版商只是借用明星名氣炒作賺錢,文字創作則多請人代筆,要不斯佩林的書怎么老標注著“與人合寫”呢?熱衷了解名人生活也確實是時下美國乃至全球的一種“普世心態”。但究竟哪些暢銷書能成為真正經典,哪些只是過眼煙云,則需要時間的檢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