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9-02-16 作者:霍小龍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2009年河北省畢業生就業市場”近日在石家莊市啟動,這次就業市場提供就業崗位近3萬個,求職者突破10萬。筆者在源泉力量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招聘現場觀察了一天,發現不少大學生面試受挫,總結起來“草率選擇、依賴心理、自我中心、經驗缺乏、自信不足”堪稱影響大學生通過面試的五只攔路虎。 ——走馬觀花逛大集,隨隨便便投簡歷。一邊塞過簡歷,一邊問“你們是什么公司?”面對“為什么選擇我們公司?為什么選擇這個崗位?”等問題時,或支支吾吾地回答、或匆匆忙忙的應付。公司招聘負責人孫女士說,盲目遞簡歷很容易讓人懷疑應聘者的態度。這些人到公司后很有可能發現工作不合適,與企業發展目標“不在一個頻道,”一兩年后跳槽走掉。 ——男女朋友齊應聘,宿舍好友不分離。一位女同學面試時,男朋友時不時在旁邊提醒,甚至替她回答。還有個同學在詢問崗位信息時,兩好友正摟著她的腰,經招聘人員提醒,還說“我們是一個舍兒的,關系很好。”這些結伴應聘的大學生都落選了。孫女士說,求職不是愛情、友情的表演秀,在應聘的過程中大學生應保持獨立、全心投入,這既是尊重別人,也是尊重自己。 ——“我”字當頭,繞不開的小圈圈。某同學面試剛開始,“成績、社團活動、四級……”一口氣說了五分鐘。公司招聘人員雙女士問他“我剛才的問題是什么?我們的崗位對這些有要求嗎?”這位同學搖搖頭“我忘了”。記者發現,不少大學生滿口“我的專業、我的興趣、我感覺我適合。”忽視了招聘人員的問題。雙女士說:“我們招人主要考慮意愿度和崗位匹配度。”她建議,大學生不應“老在‘我’的小圈子里打轉轉,”要站在招聘者的角度,時刻關注自己與崗位的匹配度,有的放矢。 ——因為是應屆生,所以沒經驗。“我是應屆生,沒有經驗,但我可以在公司學習經驗。”這是孫女士當天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孫女士坦言:“說這話的大學生我們一般不要。”她說,應屆不是沒經驗的借口,寒假、暑假、畢業實習有大量的機會鍛煉;即便沒有工作過,參與組織學校的活動也能學到如溝通能力、交往能力、組織能力等經驗;此外她擔心這樣的大學生很有可能學完就走了。 ——“自信”其實不自信,“堅持”到底沒堅持。“因為我自信,”多數學生這樣介紹自己的優勢。這時,孫女士總會追問“為什么自信?”不少學生不假思索的回答“我就是自信。”好一點的說“因為我的性格、我的專業、我的經驗”,卻找不出一個具體的例子。自信之外,“因為我堅持”的回答也很多。有位明顯和崗位不匹配的大學生稱自己“最大的信條就是堅持,”他是當天惟一兩次參加面試的人。雙女士說“如果他第三次來,我肯定要了。”可惜他沒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