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來到,哈爾濱市一些婚介機構又迎來不少前來征婚的女大學生,她們多是應屆畢業的本科生,征婚對象也都是有房有車的成功男性。 這些校園中的急嫁一族是“畢婚族”(畢業就結婚)的前身,她們信奉“嫁個好老公,可以少奮斗10年”,并稱之為“曲線就業”。這一現象引起了專家學者的關注,他們認為,眼下加強性別平等教育十分必要。專家還為女大學生就業開出了“藥方”。
校園悄現急婚一族
近年來,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一些大學生畢業就失業,女大學生就業難更加突出。這使得部分女大學生試圖通過婚姻擺脫困境。 來自黑龍江省婚姻家庭研究所的調查表明,從2002年開始,哈爾濱高校中就有大學生通過婚介機構征婚,且人數不斷增加。 據調查,前往婚介機構征婚的大學生,九成以上都是本科應屆畢業的女生,其中半數以上家不在省會哈爾濱市。她們征婚的條件也非常相似,幾乎都是尋求經濟基礎好、家底殷實、有車有房的本地成功男性。 如果說數年前女大學生到婚介所征婚還是一件稀奇事,那么在大學生婚戀、就業觀念都已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今天,這已經是大學生們能夠坦然面對的現實話題。記者與幾位女大學生聊起畢業征婚一事,她們覺得這“挺正常”。 “衣食無憂的人永遠體會不到衣不遮體的卑微,”一位女大學生說,對像她這樣來自縣城、承擔著全家人希望的普通大學生來說,隨著一次次被用人單位拒絕,最初的理想漸漸淡去,在這個城市生存下去成為最緊迫的事,“大學四年花的都是家里的錢,畢業了還不能養活自己,如果每天睜眼閉眼都要面對錢的問題吃飯的問題,你會發現征婚也是件優雅的事。” 另一位女同學說,征婚并不意味著找不到真感情,感情也是慢慢培養起來的,再說有了一定的物質基礎,生活中就少了很多瑣碎,這樣的婚姻才能更穩定。 也有女大學生認為,即便找到工作也要面臨結婚成家的問題,現在大齡“剩女”越來越多,很多就是被工作耽誤了,不如早下手為強,趁年齡小有優勢,趕快找到如意男士把自己嫁出去。
高校應加強性別平等教育
黑龍江省女性學研究會理事長、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王宇說,大學時期是一個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及就業觀、婚戀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幫助大學生建立性別平等觀念,不僅有利于推動女性與男性協調發展,同時有利于促進男性的全面發展,帶動和諧社會建設。 因此,女大學生在自身不斷強化自立、自強觀念的同時,離不開學校教育和社會環境。據了解,自2003年黑龍江省婦女研究所郭礫教授開設黑龍江省高校第一門婦女學必修課《社會性別研究導論》之后,省內各大高校先后開設了《女性成功學》、《女性與審美》、《女性職業規劃設計》等選修課程。 最近,黑龍江省女性學研究會成立。研究會將整合各高校資源優勢,大力開展社會性別課程師資培訓,培養教學骨干,未來五年推動全省高校每所開設一門以上社會性別相關課程。同時,積極開展學術研究及女大學生婚戀、心理、職業生涯規劃等方面的咨詢輔導工作。
女大學生就業“四味藥方”
針對女大學生在就業和婚戀方面遇到的實際問題,黑龍江省社科院、省委黨校、省婦聯和省內30多所高校的專家學者,共同為這些女大學畢業生開出“四味藥方”。 1、認知自我——準確定位是前提 擇業時,一些硬件條件固然重要,但是否能在工作崗位真正長期發揮作用,關鍵是大學期間的自我價值觀的認知與培育。 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加之應試教育熏陶,大多數學生樂于從眾、服從權威,特別是女大學生,更表現出較強的隨動性,相對缺乏獨立思考能力與實踐能力,或者由于強烈的學習競爭、學生社會工作的競爭,表現出過度的女強人心理,這些都不利于自身綜合素質特別是心理素質的提高。 因此,應從大一入學開始,自覺地強化自我認知意識,不斷反思自己的價值觀的形成與變化過程,以便在日益多元化且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中走出一條個性化的發展道路。要樹立一個觀念:只要人盡其才,便是成功的人生。 2、對接社會——塑造自己是關鍵 近年來社會上選人、用人除對求職者進行表層知識、技能的考評外,更側重深層人格、態度、價值觀的測量。但我們許多大學生對這些內容不甚了解,平時思考就很少,甚至有的女大學生在就業準備上過于淺顯,過于追求外在容貌的修飾,這些都造成了大學生的就業準備與社會用人需求不對接。 大學生要注意利用學校資源,通過多種途徑積極了解自我,及早對自己的學習、成長進行定位,根據個人特質及早做出職業生涯規劃,及早接觸社會、多參加社會實踐,了解社會選用人才的能力素質要求,積極做好自身調整。 3、挑戰傳統——沖破牢籠拓空間 女大學生就業難,其根源與社會傳統性別文化有關,也與目前女大學生自身的職業取向、職業認知有關。 調查發現,女大學生在職業取向上存在著刻板現象,許多女生在自身意識上為自己劃定的職業圈子遠遠小于男性的職業范疇,這不僅限制了自己的職業選擇空間,客觀上也對就業中的性別歧視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女大學生們應打開視角,建立自信,自己賦予自己更大的能動性,以自己的努力改變社會環境,拓展創業、就業空間。 4、切莫等閑——面向需要路自寬 作為女大學生,在當前就業難的現實面前,沒有好的就業選擇,也不要消極等待。在創業的道路上同樣擁有很多機會。做好觀念、教育、知識結構等各方面的準備,把握、捕捉新的機會,面向社會、面向基層、面向需要,女大學生們就不但會有職業,會有事業,還會有成就,有一個充實而美好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