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第七屆金鷹藝術節(jié)“中國電視50年高峰論壇”8月30日在湖南國際會展中心開講,演講嘉賓縱論我國50年電視劇發(fā)展史,把脈電視藝術未來走向。 從1958年北京電視臺(央視前身)播出第一部電視劇《一口菜餅子》至今,中國電視劇藝術走過了50年光輝歲月。“中國電視50年高峰論壇”由知名學者于丹擔綱主持,論壇梳理了中國電視劇50年內的數(shù)十部精品,從黑白到彩色,從簡單架構到近80集的大制作。 中國文聯(lián)榮譽委員、研究員仲呈祥認為,電視劇是一門“顯學”。他通過對新時期中國電視劇的研究,為中國電視提供了兩條重要經驗,一是電視要實現(xiàn)資源的最佳配置,二是但凡優(yōu)秀成功的電視劇一定實現(xiàn)了編、導、演等創(chuàng)作生產力的優(yōu)化組合。 中視協(xié)副主席、中央電視臺副臺長胡恩以央視為例,談到在奧運會、大地震等重大、突發(fā)性事件中中國電視的進步和不足,他認為通過這些事件的鍛煉,中國電視有能力在世界舞臺發(fā)出自己的聲音。 來自上海文廣集團的黎瑞剛則重點關注差距,他表示網絡的蓬勃發(fā)展會對未來電視的功能和格局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未來電視不能再是單純的信號終端,而要形成完整的產業(yè)鏈。 電視劇《闖關東》在第24屆金鷹獎評選中力壓群雄,獨攬長篇電視劇最佳作品、最佳編劇、最佳攝像、最佳照明四項大獎!蛾J關東》編劇高滿堂介紹創(chuàng)作經驗時指出,“編劇不僅要深入生活,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情感。把你的心血管搭橋到你所要表達的人物心臟上面,才能寫出豐滿生動的人物!彼硎,歷時三個月、行程超過7000公里的體驗生活,才成就了《闖關東》這部作品。 參加高峰論壇的嘉賓們表示,在中國電視劇發(fā)展史中,諸如《外來妹》《渴望》《金婚》之類的現(xiàn)實題材永遠吸引觀眾,電視劇只要鎖定社會和人民生活,便能引導社會話題,產生強烈反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