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1-18 本報記者:曾亮亮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今年的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年會與往年有些不同。臺上請來了國家發改委、國家藥監局的兩位司長,北京雙鶴、新華制藥、魯抗醫藥、美羅藥業等國內知名藥企董事長、總經理正襟危坐于臺下。國家藥監局注冊司司長張偉“陽光總在風雨后”的話音落地,臺下掌聲一片。 “2007年對醫藥行業是一場暴風驟雨。”張偉說,“醫藥衛生新政不斷出臺、藥監部門加大了現場核查力度,讓不少藥企感到陣痛。但是陽光總在風雨后。” 張偉所稱的“陽光”除了指日益明朗的藥監政策外,還有當前的醫保擴容。有關數據顯示,2007年前三季度,“新農合”參保人群達到7.26億人,籌集資金353億元。如果財政補助翻番,再考慮參保人群擴大,資金供給增量將達到348億元以上。同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在2007年7月開始試點,目標人群為2.4億人,預計政府財政補助的增加,將提供96億元的資金供給增量。此外,隨著醫改政策的逐步清晰,預計到2008年城鎮居民醫保拉動的醫療消費市場將有大約5400億元的規模,“新農合”拉動的醫療消費市場大約有1130億元的規模。 年會上“醫保擴容”的話題讓企業家們興奮不已。 “這對普藥企業是重大利好。”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常務副會長于明德說,目前,新農合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均財政補助額度為40元,如果2008年這一補助額度翻到80元,對醫藥行業構成實質性重大利好。而且,未來有關醫保的政府撥款金額仍將上升,巨大增量將大大釋放國內的藥品消費需求。 部分普藥企業已嘗到了擴容的甜頭。大連美羅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羅國良表示,針對普藥市場的變化,美羅藥業去年已經原有普藥品種的藥品批準文號進行了梳理,增加了包括甲硝唑、琥乙紅霉素等20多個普藥品種的重新包裝上市。“其中很多產品的價格很受百姓歡迎。”羅國良說。 記者留意到,魯抗醫藥、新華制藥、昆明制藥、東北制藥等幾家生產普藥的企業股票最近在證券市場上表現不俗。接連幾日,魯抗醫藥、昆明制藥股價漲停,最大漲幅超過21%。 但是,普藥市場的商機并非人人都能分享。“兩年前,我們就開始關注農村、社區市場,投巨資全面鋪設銷售網絡,才在基層醫藥市場取得了這些業績。去年,青霉素等制劑的銷售快速增長了40.3%,預計今年還將繼續保持增長的勢頭。”山東魯抗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從德告訴記者,不具備基層藥品銷售網絡的企業,“想分這塊蛋糕,有點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