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繼天蘭天尾貨市場、天通苑尾貨市場開業后,又一新的市場概念——社區淘寶城將于元旦落戶回龍觀。記者了解到,淘寶城位居城北13號城鐵站回龍觀附近的西大街商業中心,商業面積為8000平方米,分為外貿服裝尾貨、鞋帽、皮具飾品、針織品等。 據統計數據顯示,近兩年來,我國服裝行業每年實際完成服裝產量達510多億件,鞋業產量24億雙,箱包產量10億只……這些數量遠遠超過了大眾需求量。按照10%的比例來計算庫存,每年可產生50億件的尾貨服裝,2.4億雙鞋子,1億只箱包。數量如此龐大的尾貨,它的出路注定會產生一種新的流通鏈。 尾貨市場的銷售方式迎合了我國消費者的胃口。業內的一些權威人士認為,按照慣例,人均GDP在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時候,是進入到紡織纖維消費高增長的時期,即服裝消費比較旺的時期。目前我國正處于這種時期。從1997年至2007年,我國紡織業的銷售收入年均增長為10.67%,國內紡織服裝銷售增長速度達到18.8%。 有關專家認為,北京人均貧富收入差距是4:1,這說明中低收入的家庭還是占絕大多數,許多人仍處于那種想追逐品牌而無能為力的階段,因而尾貨市場的出現正好滿足了人們的需求。 據中國“尾貨市場”的策劃人梁吉良介紹,以服裝市場為例,我們國家服裝生產企業比較多,其中限額以上的生產企業有4.5萬個,一個生產企業每年如果有1000件尾貨的話,加起來就是4500萬件的尾貨。這些尾貨如果銷毀,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也不符合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需要,應集中起來在一定的地方銷售,這就產生了尾貨市場。 目前,北京出現了很多尾貨市場,有的甚至打著“尾貨”的牌子來招攬普通的服裝商戶。針對這一現象,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黃國雄表示,如果各地“一窩蜂”的開辦尾貨市場,就會很難保證真正的尾貨產品,而讓一些假冒偽劣鉆了空子。一些業內人士建議,尾貨市場不能盲目地擴張,要有資質的準入,要有一系列的制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