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環境污染在全球蔓延,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環境問題并非與己無關,而是滲透在我們生活中的每個細節中。環境保護與我們的生活質量緊密相連,直接或間接威協到每個人的健康,因此,拒絕污染、遠離污染的強烈愿望正在影響著人們的消費行為,“綠色消費”浪潮隨之興起,越來越多的人提倡,并以身作則地走在“綠色消費”前沿。
 |
“綠色消費”顯然已經成為時尚消費,滲透到百姓生活的各個角落,商家更是緊緊抓住“綠色消費”這一噱頭大打綠色牌。新華社發 | 綠色消費將成主流消費
如今,環保人士越來越多,他們的環保行動廣泛影響或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人們開始有意識的使用環保產品,推崇環保產業。 綠色市場呈現高速增長趨勢,有關專家預言,綠色市場的興起將成為21世紀最熱的市場,綠色消費將成為21世紀的主流消費。
“假如有一所航天環保小學,我要每天在太空巡游,地球上哪里有垃圾就下去打掃,讓地球變得很干凈,很漂亮……”草海小學的一位小學生在作文中這樣寫到。看著這篇作文,再看看污染日趨嚴重的草海,費兵決定每年做一次草海環保行,到草海揀垃圾。他說:“雖然一個人的力量不能改變什么,但我想通過自己影響別人,讓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我們的生活環境正在變壞,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來關心我們的生活環境,行動起來改善正在惡化的環境。” 環保主義者費兵,不僅以身作則,過著環保生活,少買衣服,隨身攜帶垃圾袋,吃飯不用筷子,堅持使用勺子,乘坐公交車,旅行時選擇環保型酒店,隨手撿起地上的垃圾,并在郊區種植了小樹,費兵還鼓勵和引導身邊的朋友展開了環保行動。余樟琳在他的影響下成為一名環保者,從每月花一半工資買衣服的愛美女孩,變成了每月花一半工資養流浪貓的環保人士。她堅持不買空調,并不允許家人買空調,她說,過多使用空調,對于大氣層有害,冷了加厚衣服就行。 如今,在大力宣傳下,環保人士越來越多,他們的環保行動廣泛地影響或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人們開始有意識的使用環保產品,推崇環保產業。而我國的綠色消費和環保產業才剛剛起步。有關資料顯示,早在1997年,國際綠色商品市場交易額就達到4260億美元,以后每年以近10%的速度增長,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經濟的增長率。很多國家綠色商品市場消費量年增長率已達20%至30%,一些國家甚至達到50%。綠色市場呈現高速增長趨勢,使有關專家預言,綠色市場的興起將成為21世紀最熱的市場,綠色消費將成為21世紀的主流消費。
綠色消費從身邊做起
在西方發達國家,綠色消費運動早已興起。 在貴陽召開的生態環境與綠色消費論壇發表的《綠色消費貴陽宣言》,倡導每一位消費者從自身做起,培養科學消費習慣,抵制盲目消費和過度消費。
你是否選擇了低碳排放量的旅行方式?是否想過在郊區旅游時,種一棵樹,植一片綠?是否能隨身攜帶垃圾袋,不隨意丟棄垃圾和電池?是否就餐酌量點菜點食物,避免大吃大喝造成浪費? 在貴陽召開的生態環境與綠色消費論壇發表的《綠色消費貴陽宣言》,倡導每一位消費者從自身做起,培養科學消費習慣,抵制盲目消費和過度消費。貴州省環保局宣教中心副主任鄭紅玉說,人類社會發展日新月異,但也面臨著由于環境污染和資源耗竭所造成的生存危機。對環境不負責任的生活方式是造成生態環境惡化的一大根源,我們應該選擇對健康有益、與環境友好的綠色消費方式。綠色消費就是符合生態要求的消費,它包含著健康、節約資源、綠色選購、再生利用、分類回收、保護自然等諸多豐富內涵。 鄭紅玉說,每個消費者應從自身做起,自覺增強全球意識、環保意識和責任意識,培養科學的消費習慣,抵制和避免盲目消費、過度消費、有害消費等不符合生態要求的消費行為。消費者要以綠色消費為己任,用正確的需求取向,通過市場機制的傳導和調節,對生產和經營者產生良性的利益導向,激勵他們主動利用技術進步,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利用率,改進產品的環境性能,從而有效地促進整個社會乃至整個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事實上,在西方發達國家,綠色消費運動在很早的時候就已興起。英國1988年出版的一本暢銷書,名為《綠色消費者指南》(The Green Consumer Guide)向消費者提議,購買商品時要選擇那些重視環境保護的廠家的產品,受到公眾的普遍關注,這一提議對英國的流通業和零售業的企業產生了很大沖擊。日本的消費合作組織——生活協同組合也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發起了自發性的綠色消費運動。他們從廢紙、罐頭盒、飲料罐、牛奶容器等包裝容器的回收運動開始,逐步發展到提倡購買和消費有利于環保的商品,對不利于環保的商品進行抵制。
綠色消費反對攀比和炫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健康、綠色的消費方式越來越受到歡迎。然而,在這漫天綠色中,到底有多少是真正綠色的呢?
“綠色汽車”“綠色食品”“綠色電器”,甚至廁所都被冠以“綠色廁所”的美稱,綠色消費顯然已經成為時尚消費,滲透到老百姓生活中的每個角落,商家更是緊緊抓住綠色消費這一噱頭大打綠色牌。 張女士酷愛“綠色”,她認為綠色是健康的標志,去商場買商品,她總要挑選印有“綠色食品”或“GreenFood”標志的價格偏貴的食物,她說這樣的食品更放心。可這些食品真是“綠色”的嗎?張女士自己也不知道,可她還是堅持買這樣的食物。直到有一天她在一個水果攤上買蘋果,那個水果商販告訴她,其實這些水果與其他水果一樣都施肥,都用農藥,打上“綠色”兩字,無非就是多賣幾個錢而已。張女士頓時心灰意冷,大呼“上了這么多年的當”。盡管現在張女士還會選擇印有“綠色食品”標志的食品,但已不那么迷信,她對綠色消費的理解也發生了改變。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健康、綠色的消費方式越來越受到歡迎。然而,在這漫天綠色中,到底有多少是真正綠色的呢?“掛羊頭賣狗肉”無非是商家推銷產品的噱頭,滿足了熱衷攀比,追求奢華,超前消費和過度消費的消費心理。 貴州省環保局專家余永清說,真正意義上的綠色消費是指在消費活動中,保證現在及將來的消費需求和安全、健康的消費。“綠色”的真實含義是要給人們身體健康提供最大的保護和舒適感,對環境影響有更多的改善。從我做起,綠色消費應該是以保護“綠色”為出發點,不吃珍稀動植物制成品、節水節電、少吃快餐等。 環保專家認為,綠色消費反對攀比和炫耀,尤其反對增加了資源索取和環境污染荷載的過度消費。節儉消費有利于環境保護,余永清說,國際上對“綠色”的理解通常包括生命、節能、環保三個方面,綠色消費不僅包括綠色產品,還包括物資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對生存環境,對物種的保護等。 余永清說,要使消費者真正做到綠色消費,僅僅知道并了解綠色消費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有關部門有責任和義務盡快制定完善綠色產品生產法規和標準,推動綠色產業。 面對急劇擴大的綠色商品市場和綠色消費潮流,更多的企業應該研究如何調整經營方向來謀求更長遠的發展。發達國家相當多的企業已經開始致力于綠色產品的開發,并通過綠色產品的認證標準,使產品帶有可供消費者識別的綠色標志,促進綠色產品的銷售與推廣。
“綠色時尚”高高在上
“我等Anya
Hindmarch的這款環保手袋已經好久了,”婁小姐一臉興奮地告訴記者,“歐美有很多明星都用這款環保布袋,這不僅是潮流更是環保觀念的體現。” 事實上,和婁小姐一樣的“綠領”一族正在都市中壯大,他們拎環保手袋,吃素食,他們樂于嘗試那些標榜綠色的新鮮事物,他們推崇綠色觀念。對于他們,有人贊賞有嘉:“我們需要這樣有環保思想的人群”;也有人質疑不斷:“難道拎環保手袋、吃素食就是環保的體現嗎?環保還是應該從小事做起”。[詳情]
“綠色消費”不該被狹隘化
幾天前,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亞洲區20強分組抽簽儀式上,利比里亞球星維阿嗖地一下就把中國隊送入了“死亡之組”。如果沒有奇跡發生,國足很可能被這個下下簽擋在南非世界杯的大門之外。 假如中國隊無緣南非世界杯,很多中國球迷就會放棄隨隊出征的打算。這樣的話,天上就會減少若干架浩浩蕩蕩、往返于中國和南非之間的球迷包機,有意無意間節約了很多桶汽油,還減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這就當是我們綠色消費了一次世界杯,由2008年奧運會東道主的球迷替國際足聯喊出了“綠色世界杯”的口號吧。[詳情]
美國購物首選綠色環保商品
美國迪洛伊特—圖什會計師事務所日前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即將到來的圣誕節期間,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在購物時將首選綠色環保商品,或包裝簡單的節約型商品。[詳情]
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既減肥又減排
美國一些公共健康專家和氣候科學家建議,人們如果能夠改變過分依賴汽車等不良生活方式,將既能減肥又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比如,從最簡單的做起,每天至少步行或者騎車半小時,盡量擺脫小汽車,少吃牛羊肉,這樣既能使自己身體更健康,同時也對保護地球有益。[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