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11-12 本報記者:楊明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大家都知道,韓國泡菜是在1988年首爾(漢城)奧運會上一炮打紅的。就是一個小小的泡菜,這些年已經被韓國政府推廣到世界上11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年收入超過70億美元。 作為奧運經濟成功的經典案例,韓國農協的代表吳政潤8日被請進人民大會堂,為尋覓奧運商機的上百家中華老字號,介紹了韓國泡菜成功的秘密。 吳政潤說:“最傳統的就是最世界的。一個國家的傳統食品和這個國家的文化一樣,在世界上都是唯一的,所以,最容易成為世界的!表n國推廣泡菜信奉的就是這個理念。韓國通過政府的力量為民間泡菜制訂了國際化標準,打開世界食品通道,使不同的泡菜統一在國際標準和韓國泡菜一個名號之下,然后,通過官方媒體廣泛宣傳,以舉國之力,統一打造出一個全球化的品牌。 這就是韓國泡菜成功的秘密。 他還透露,目前韓國正在推進‘五大核心傳統食品世界化進程’,準備將韓國傳統飲食中的全州拌飯,涼粉,烤肉,海鮮餅,雜燴等五種食品推向世界。韓國政府還制定了《食品產業振興法》,將正在尋求活路的農業和無法克服小規模的食品產業聯系起來發展,將傳統食品和傳統文化結合起來推廣。 吳政潤談到了振興韓餐的四大措施:第一、進行比對傳統食品的國際化標準更有深度的研究;第二、發掘和宣傳世人共享的傳統食品特色;第三、傳統食品蘊含著本土文化,傳統食品的宣傳與那個國家的文化一起宣傳才效果更佳;第四、傳統食品的開發要不惜一切去努力。 小小的一個泡菜,一個一開始讓外國人一聞就皺眉的泡菜,現在居然成為奧運會、足球世界杯,甚至是中國民航上的必備食品。在“韓流”、韓劇刮向世界的同時,韓餐似乎也有風靡世界的勢頭。君不見,利用2002年足球世界杯,韓國拌飯已經繼韓國泡菜之后,成為了又一個世界性的食品品牌。 韓國所做的一切,的確令我們這個自稱是世界第一餐飲大國臉紅。 誰都知道,中餐館在世界上數量最多,中餐菜肴最豐富,中國“食文化”無人可及,中華老字號食品多不勝數,但是,大家都看到,一個麥當勞幾乎可以打垮所有中餐餐館,同樣都叫北京烤鴨,滋味和質量卻千差萬別;一萬家涮羊肉可能會有1000種調料;都是北京炸醬面和魚香肉絲,但口味卻不盡相同。 缺少國家統一制定的標準化和餐館各自為戰,成為中餐龐雜、形不成規模化和全球化品牌的重要原因。 據統計,目前經國家有關部門確認的“中華老字號”企業有1600多家,其中,多數屬食品行業。這些老字號平均都有160年以上的歷史,最長的甚至達到600多年,但是,這些老字號中70%處于勉強維持狀態;20%長期虧損,瀕臨倒閉;只有10%經營良好,贏利賺錢。 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到北京的外國游客恐怕達到上千萬,以吃聞名于世的中國,能否利用奧運會在世界上打響幾家傳統食品的品牌? 按理說,舉國體制本來是我們的強項,但如果政府主管部門和行業依然對中餐采取“放羊”態度,不像韓國泡菜和美國麥當勞那樣,統一制定出國際化標準,合并“同類項”,烤鴨即便有個全聚德、涮羊肉即便有個東來順,恐怕北京烤鴨和中國涮羊肉也無法集體走向世界。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