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5-08 本報記者:張淼淼 孫曉勝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五一”期間,大小餐廳,客來客往,忙碌異常;公交車站,按點發車,分秒不歇;北京大大小小的建筑工地上,運料車來來往往,塔吊起起落落……。 “哪有什么加班費呀?過節放假,來北京旅游的人多了,正是餐館生意好的時候,哪能給我們放假。”四川姑娘小朱告訴記者,白紙坊橋這片的幾個旅館,都住滿了游客,最近她們餐館的生意都比平日好。 小朱說,按店里規定,她每天要從早上9點工作到中午兩點,然后再從下午5點工作到晚上9點!捌綍r還行,節日里就經常有中午兩點過了還來吃午飯、晚上快10點還沒吃完的客人,節日期間生意好,基本不能按時下班! 據記者了解,類似小朱這樣在餐廳打工的普通務工人員月收入基本在640元左右,和北京的最低工資標準持平,有時加上些酒水飲料的提成,最高能到800元左右,但餐館方面能按規定主動支付加班費的鳳毛麟角。 北京市勞動保障監察機構2006年6月對用人單位在“五一”期間支付勞動者加班工資情況進行了抽查。 當時共檢查用人單位1390家,其中餐飲服務業656家,商業服務業299家,公交運輸業20家,其他行業415家,涉及職工總數64469人。 檢查結果顯示,按標準支付加班工資的單位951家,占68.4%;未支付加班工資的單位352家,占25.3%;未按標準支付加班工資的單位87家,占6.3%。通過執法,共為19568名職工追發加班工資171.3萬元。 “十一”期間勞動部門的再抽查發現,未按規定支付加班工資的用人單位中,餐飲服務業占到66.3%。 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監察處副處長朱硯萍表示,就近幾年的抽查結果看,各行業中,餐飲服務業不按規定支付勞動者加班工資的現象非常突出,屬于“重災區”,需要進一步加大執法檢查力度。 據朱硯萍介紹,目前,北京各區縣的勞動保障監察部門對加班工資的發放情況除日常監督外,每到“五一”“十一”過后都會進行大規模的抽查!俺宋覀兊募谐椴,平日也受理群眾舉報,一旦核實,就會責令相關單位在規定時間返還,如無故延遲不合作者將會受到行政處理,加倍賠付! 據悉,今年“五一”黃金周過后,北京勞動保障監察部門將加派人手,針對加班工資的支付問題加大抽查力度,城八區從過去的每區不少于40家增加到不少于60家,其他郊區縣則增加到每區不少于50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