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7-03-12 記者:張強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據新華社北京電
2006年,我國城鄉居民人均保健品消費水平持續增長,其中保健酒消費增幅已超過30%。我國保健酒市場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利好態勢。但業內專家呼吁,保健酒行業急需建立標準化質量管理體系。 保健酒長久以來一直停留在簡單的藥酒模式上,并非真正意義上的保健酒。而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需求,以及勁牌公司、椰島鹿龜等保健酒企業的不斷努力,現代保健酒應運而生。 在上世紀80年代末期,我國市場出現了一批新型的“藥酒”,如湖北的芙蓉玉液、廣西的三蛇酒、廣東的蛤蚧酒等產品,但都沒有形成較高的市場規模,有關部門也沒有出臺保健酒行業的統一標準,致使整個市場呈現出一種混沌狀態。直到1989年勁牌公司推出勁酒并在當年實現銷售額突破300萬元時,中國“保健酒”才正式出現。 保健酒產品一經推出,就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同,勁牌等幾家保健酒企業的成功也促使保健酒市場開始不斷膨脹,很多企業紛紛轉入保健酒市場。1994年,眾多保健酒品牌一擁而上,并且迅速泛濫,此時的保健酒市場看似紅火,但實際上則隱憂重重。 業內人士認為,究其原因是因為這些后來者中,雖不乏一些資金雄厚、有實力的大公司,但是更多的還是一些規模、實力都較小的作坊式企業。他們既沒有資金實力,更沒有技術支撐,導致產品品質難以保證。同時,這些小企業只講短期利益,不在產品的品質上下功夫,使整個保健酒市場魚龍混雜,企業之間陷入不合理競爭的狀態。一時間偽劣保健酒產品層出不窮,消費者的利益受到了損害,嚴重阻滯了保健酒行業的發展。 中國釀酒工業協會有關負責人認為,保健酒行業是一個很有潛力的行業,但由于是新興行業,所以目前對于保健酒行業的管理,仍然沿用了傳統酒類的分類體系,很多細節還未能觸及,還缺少一個針對保健酒行業有效的標準化質量管理體系。 一個行業缺少標準化的質量管理體系,就會給一些別有用心的企業以可乘之機,這也是目前保健酒行業良莠不齊的根本原因所在。有了標準,保健酒行業才能健康發展。 據相關市場研究機構調查顯示,保健酒的消費者是從傳統白酒市場中派生出來的。換言之,保健酒企業的增長空間在保健酒行業之外,而非保健酒企業之間的你爭我奪。同時保健酒行業的市場拓展,不能依靠廣告宣傳等外在的手段,而要依靠不斷的科學創新來完善保健酒的生產工藝,提高產品品質。只有保健酒受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可,保健酒市場才能做大。 以勁牌公司為例,在勁牌公司率先提出“現代保健酒”概念之后,就一直致力于保健酒標準化生產的探索。由于保健酒的生產流程和工藝都較為繁雜,勁牌公司開創性的提出了“按做藥的標準生產保健酒”的指導思路,建立了勁牌公司保健酒生產的原料、原酒、生產、技術工藝及質量控制等五大標準。目前,勁牌公司從原料的采集到成品的灌裝,都做到了有“標準”可循,很好的保證了產品質量的穩定性。 從長遠的發展來看,保健酒行業的共贏也需建立在標準化的基礎之上。隨著保健酒市場的不斷擴大,勢必有一些企業對整體行業起到負面的影響,而標準的建立就可以起到很好的防范作用。目前我國的一些傳統行業,如“金華火腿”就是因為缺乏統一的標準,單一企業的品質問題影響到整體行業的信譽,破壞了市場“共贏”的局面。 隨著國內保健酒行業的代表企業開始向專業化、現代化和標準化轉型,一些不具實力的企業被逐步淘汰,消費者對保健酒的信心也在逐步增強,這證明專業化、現代化與標準化的發展道路是中國保健酒行業發展的最終方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