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1-25 本報記者:王軍 于新超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東北環渤海灣岸線匯聚了國內外知名船舶企業,建立起了包括科研、生產、配套、維修在內較為完整的船舶工業體系,一個世界級的船舶產業帶已經初步形成。 東北環渤海岸線大部位于遼寧境內,老工業基地遼寧作為造船大省,歷來把船舶工業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近年來,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帶動下,遼寧實施沿海對外開放戰略,對環渤海灣造船基地的壯大起到了推動作用。 遼寧省對外開放辦公室秘書長唐審非說:“這里已經具備了建造各種噸位的常規船舶、超大型油輪和高附加值船舶的能力。” 目前,遼寧擁有各類船舶工業園區6個,已經形成環渤海區域的3個造修船基地,即大連、葫蘆島地區的2個大型造修船基地,盤錦和營口地區的中小型造修船基地,初步形成均衡發展、錯位競爭的格局。 遼寧省共有船舶修造企業200余家,2007年上半年,遼寧省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生產主要經濟指標均創歷史同期最高水平,實現造船完工量148萬載重噸,同比增長53%。 截至2007年7月底,遼寧省主要造船企業手持船舶訂單2037萬載重噸/192艘,占全國訂單總量的20%,合同金額945.5億元,一些大型骨干造船企業的生產任務已排到2011年。 “目前,遼寧省造船工業的工業總產值、主營業務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緊隨上海、江蘇位居全國第三,行業發展勢頭強勁。”唐審非說。 大連船舶重工是這個區域最大的船舶制造企業,至2007年上半年,公司手持訂單1238萬載重噸,已躍升至全球第4位,這也是中國造船企業首次進入該項排名全球4強。 隨著船舶企業生產能力的提高,它們的技術水平也在提升,大連船舶重工和渤船重工兩家企業新承接的超大型油輪、散貨船、成品油輪和集裝箱船等船舶都具有技術含量高、大型化和批量化的特點。 另外,這兩家企業還承接了4艘38.8萬噸級礦砂船,這是迄今為止中國船舶建造史上最大的船舶,也是全球最大的環保型散貨運輸船。“這標志著遼寧省大型骨干造船企業的整體實力進一步提高。”唐審非說。 大型船舶企業保持快速發展的同時,該地區中小船舶企業瞄準國際中小型船舶市場,進軍船舶制造業。遼寧宏冠船業有限公司、遼寧船舶工業園有限公司、大連大正船舶重工有限公司、龍德船業有限公司已經成為遼寧省中小造船企業的骨干力量。截至2007年6月底,這4家企業手持出口船舶訂單85.7萬載重噸/52艘,合同額近100億元。 船舶制造業的發展帶動了配套產業的發展,目前遼寧省擁有各類主要船舶配套企業40余家,主要船型當地配套率達28%,船舶修理和改裝實力雄厚。 全球最大的船舶上層建筑企業東方精工,世界第二大船用柴油發動機生產企業斗山發動機,以及主要從事船舶修造業務的大洋商船等船舶配套企業相繼落戶大連。被國內同業譽為“修船航母”的中遠船務工程集團總部也移師大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