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本月22日財政部和國稅總局下發通知取消高耗能行業出口退稅政策后,昨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了《2009年各地區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結果》(以下簡稱《結果》)曬出了全國各個省區市2009年節能減排成績單。
結果并不悲觀
《結果》顯示,北京、天津、河北等18個省(區、市)考核結果為超額完成等級;吉林、黑龍江、浙江等10個省(區)考核結果為完成等級;西藏自治區考核結果為基本完成等級;貴州、新疆2省(區)考核結果為未完成等級。 根據國家統計局初步核算數,截至2009年底,北京和天津已經提前成“十一五”節能目標。完成進度超過80%的有湖北、湖南、廣西等22個省(區、市);完成進度70%-80%的有西藏、安徽、吉林、貴州、青海5個省(區)。而海南、新疆2個省完成進度都低于60%。 記者注意到,如果把完成進度分配到每年,那么各省區市每年應該完成的進度至少應該達到20%,4年之后完成的進度應該超過80%,而在此次公布的31個省區名單中,共有7個省市區在80%以下,也就是說這7個省區市在2010年的節能減排工作中任務很重。 不過,國家發改委GEF中國節能項目促進辦公室執行主任王樹茂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顯得比較樂觀。他表示,此次公布的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結果并不是很嚴峻。 他告訴記者,從今年開始,國家在節能減排方面出臺了很多具有實際意義的政策,包括由他所在的國家發改委GEF中國節能項目促進辦公室提出的合同能源管理政策。“現在這些政策的實際效果還沒有完全顯現,到今年第三季度可能會有一些省區市的情況就會比較樂觀。”王樹茂說,不過也不能排除個別省市會完不成任務。
消費結構改變產業結構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此前介紹,今年第一季度由于高耗能產品需求旺盛,高耗能行業快速增長,一些落后產能死灰復燃,能源需求大幅增加,全國有12個地區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上升。 “去年我國單位GDP能耗僅降低2.2%,前四年落后于時間進度要求,加上今年第一季度能耗強度上升,下半年不僅要完成原有任務,還要彌補前面的差距,時間緊,任務重。”解振華說。 王樹茂對記者表示,這幾年很多節能減排工作有作秀之嫌。“盡管各主管部門出臺了很多政策,但很多地方審計和檢查不到位,很多排放超標的企業得不到處罰。”王樹茂表示,節能減排不僅要靠行政命令,更多的還要依靠經濟和法律手段。 他表示,遏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方法很簡單,只需要調整消費結構就能有效遏制。他舉例說,去年年底很多鋼鐵企業和水泥企業產量已經有所下降,但由于今年年初房地產市場井噴式的增長又導致高耗能企業產量反彈。 王樹茂建議,國家制定相應扶植政策,在每個省市建立3~5個有公信力的權威檢測機構。有了公正獨立的第三方檢測隊伍,就可以有效評價節能技術,評估企業能效,核查節能目標是否實現,節能服務公司與企業發生爭執時也就有了仲裁的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