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6日介紹,為推動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今明兩年,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再制造產業發展規劃》,明確“十二五”時期我國促進再制造產業健康發展的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
為完善法規,今明兩年,發展改革委將研究制定《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管理辦法》,解決再制造企業資質管理、再制造發動機產品登記備案、再制造標識管理等問題;會同有關部門抓緊修訂《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辦法》,消除再制造產業發展的法律障礙。制定再制造舊件和再制造產品進出口管理目錄。
為深化試點工作,強化示范引導,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加強對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試點的協調指導,嚴格安全、環保標準,完善回收和銷售體系,加快培育一批再制造典型企業;同時推動工程機械、機床等產品再制造,提高技術水平,擴大推廣應用。
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繼續利用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再制造重點項目;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再制造產品目錄》,研究制定對列入目錄產品的稅收優惠政策;研究鼓勵消費者使用再制造產品和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優先采用再制造產品的激勵政策。
我國汽車零部件再制造領域的開拓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徐濱士告訴記者,先進的零部件再制造技術不僅可以創造可觀的利潤,還可以節省大量的能源資源,是一項經濟和社會效益較好的朝陽產業。
他說,再制造后的產品質量和性能不低于新品,成本一般只是新品的50%,節能60%,節材70%。
目前,全球再制造產業產值已超過1400億美元,其中美國再制造產業規模最大,超過1000億美元,而汽車零部件和工程機械再制造領域占三分之二以上,約700億美元,美國有近50萬人從事再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