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只有月初一兩天有錢放,且基本投向地方重點市政建設項目。”一國有銀行某地支行人士以此形容該行在額度控制的情況下,信貸資金的緊張局面。 據他稱,月初各支行均在搶規模,如果月初頭一兩天沒有搶到信貸額度,那剩下的貸款需求基本只能等到下個月。 按該人士的說法,別說中小企業,一個母公司資產規模在萬億,且自身擁有幾千億資產的某公司原本想在該支行做幾百萬元票據貼現也被拒絕,原因就在額度受限,現在該行已經不做票據貼現,值得一提的是,這一資產規模的公司,原本都是銀行追捧的優質客戶。 截至目前,該支行今年新增的投放額度為6-7億,且主要投給了當地重點的市政項目。而由于額度的短缺,甚至一些在建的高速公路項目,都很難得到信貸支持,其他企業的資金需求在該支行則基本得不到滿足。 該人士說,目前對存量項目,即在建項目,省分行沒有明確文件要求要給予信貸資金保證,而去年還明確提出要保存量。 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如果未來通脹上升,這類問題會體現得更明顯。也即,如果通脹上升到讓宏觀部門難以容忍的地步,監管當局隨時都可能“違約”,連全年7.5萬億的新增信貸額度都有可能難以保證,那么在建項目獲得貸款難度增大的問題會更凸顯。 而今年監管層倡導的信貸均衡投放在魯政委看來,即意味著未來通脹低風險大幅下降,但爛尾項目風險則更高,因為一旦通脹上升明顯,監管層就會有更多的信貸管控空間,在建項目得到的資金會更少。反之,允許銀行在一季度大幅投放,即非均衡的信貸投放,則通脹風險加大,但爛尾風險則減少。 為確保在建項目等大客戶的資金需求,銀行只能以多種方式挪騰信貸空間。除了“賣貸款”給其他小型商業銀行,上述人士還告訴記者,該支行為空出額度,主動動員一批客戶歸還去年的貸款,以空出額度滿足大客戶的需求, “中小客戶只能可做可不做。”該人士無奈地稱,目前行里已下通知,即支行1季度放貸都需要到省行審批,這意味著,中小客戶得到貸款的難度加大,而其之前的一個中小企業客戶貸款申請已經上報審批了十多天,仍無回應。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巴曙松此前在接受本報采訪時也表示,如果為了防止通脹過于嚴格地控制信貸,銀行為了防止已經發放的貸款成為不良貸款,自然集中把經過嚴厲控制之后的貸款投放到2009年已經開工的項目,那么,除了2009年基礎設施項目之外的中小企業,必然再次遭到信貸的打擊。 實際上,現在中小企業貸款難度已經有所有加大。據一擔保業人士告訴記者,在去年信貸放松時,中小企業貸款的利率有部分上浮,也有維持基準利率,但今年起,則基本上浮10%-30%,難度增大,主要原因就在存款準備金率上調與額度管控,而在他看來,雖然銀行沒有明確提出對新增貸款實行月度控制,但實際上大部分銀行都在按月度管控信貸額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