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市場直接融資規模再現大幅增長。 據聚源數據與本報統計顯示,11月份股票與信用債發行合計募集資金2673.12億元,較前一個月增加1093億元,環比增幅高達七成。同時該融資規模也接近了今年9月創出的年內高點,再次上升至年內的較高水平。 受貨幣緊縮預期升溫以及銀行對信用產品需求下降的影響,信用債發行在10月份滑入低谷。不過這一現象在11月大為改觀。數據顯示,11月份市場信用債融資總規模達到2065.25億元,不僅年內第二次突破2000億大關,環比增幅更是達69.5%。其中,中期票據發行的增量最為顯著。據統計,11月份共有19家企業發行中期票據共計724.65億元,發行家數與發行金額分別是10月份的4倍和13倍。 某分析師指出,雖然發行量短期的猛增并不意味著市場對于貨幣緊縮的擔憂在減輕,但至少說明發行人的發行意愿有所回升,“這可能與銀行間交易商協會此前再次上調信用產品發行利率下限有一定關系”。 此外,11月份發行的其他信用債品種中,企業債融資也呈現環比的較大增長。數據顯示,11月份企業債募集資金共計691億元,較前一個月猛增近313億元,環比增幅82.6%。尤為值得一提的是,11月份企業債融資規模不僅創出了年內新高,同時還刷新了2008年以來19個月的新高紀錄。 另一方面,11月份市場股權融資總額為607.87億元,環比增幅68.2%,而且各類股權融資環比均有增長。分類別看,11月發行的新股有12家,盡管相比10月份的25家減少了一半,但12家公司的融資總規模達到217.84億元,較10月份反而上升37.1%。另外,11月份市場增發與配股分別募集資金337.22億元和52.81億元,環比增幅分別為69.1%和1576.5%。 今年以來,信用債發行市場迅速擴張,信用債也成為目前市場直接融資的主要渠道。數據顯示,今年1—11月份,信用債融資總規模達到1.51萬億,相比去年同期幾乎翻了一倍。其中,中期票據融資額從去年的1175億元猛增至6613.65億元,增幅高達463%,成為總體增幅貢獻最大的品種。另外,公司債作為以前信用債中的“邊緣化”一類,今年的發行規模也達到1076.1億元,較去年大幅增長119%。 與此同時,盡管經歷了5個多月的IPO“封閉期”,今年前11個月的股權融資規模還是呈現正增長。據統計,今年1—11月的股權融資總額為3385.3億元,同比上升13.7%,其中IPO融資與增發融資規模分別同比上升了38%和4%。 信用債發行量猛增也帶動了市場直接融資規模同比快速增長。數據顯示,今年1—11月份,市場直接融資總額達1.85萬億,同比上升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