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國際金融市場聯系并不十分緊密的非洲地區已經感受到了“金融海嘯”的沖擊,非洲經濟面臨新的挑戰。 早在去年此時,由于美元疲軟,肯尼亞貨幣先令就曾經出現過對美元的強勁升值,對該國的旅游、航空和出口行業帶來了不小的沖擊。肯尼亞是東非地區經濟發展較為成功的國家,但隨著金融危機向全球范圍的擴散,肯尼亞經濟受到的影響日益顯現。肯尼亞中央銀行行長恩朱古納·恩東古不久前表示,肯尼亞經濟不會受到美國次貸危機的直接牽連。但分析人士指出,此次金融危機對肯尼亞股票市場的影響不容小視,與今年初相比,目前肯尼亞20種股票指數下跌已經超過15%。 較之肯尼亞,非洲經濟的火車頭南非受到的沖擊更大。從今年5月約翰內斯堡股票交易出現下滑以來,就再也沒有恢復。8月4日1美元能夠兌換7.24南非蘭特,而到了10月9日這一比率卻成了1∶9.19,南非人的財產一直在縮水。 對于經濟危機可能給非洲造成的后果,世界銀行非洲地區首席經濟學家德瓦拉揚認為,最具破壞性的潛在影響是危機會減緩資本的流入。在過去的6年里,非洲接受了大量的國外直接或間接投資,大多數非洲國家將這些外資用于急需的基礎設施建設。外國資本停止或延緩進入對于非洲地區來說將是非常嚴峻的考驗,如果這一趨勢蔓延至官方發展援助項目,成千上萬的非洲人、包括正在接受治療的200萬艾滋病患者的生活就會面臨更多的困難。 非洲地區的年經濟增長率從2000年的3.5%上升至2007年的6.2%,世界銀行發布的數字表明這部分歸功于巨額外來資本對非洲國家石油、礦業和其他工業的投資。據美洲銀行統計,國際資本對非洲的直接投資在2000年至2006年間翻了一番達到3150億美元。 不過,德瓦拉揚依然認為非洲經濟形勢目前正處于史無前例的大好時期,因為非洲地區的經濟增長率在過去30年中首次實現了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基本一致。經濟的快速成長為非洲國家消除貧困提供了機會,也為非洲國家的社會進步做出了貢獻。因此,德瓦拉揚建議非洲國家應該采取切實步驟,以應對金融風暴對非洲經濟的挑戰,力爭將有可能造成的損失降至最低限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