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來自俄羅斯的客人Shabashova先生再次依依不舍地告別了三亞銀泰度假酒店,酒店總經理劉凱強告訴記者,從去年5月到今年7月,Shabashova先生已經是連續3次到三亞旅游度假。
三亞新一輪開發建設正在穩步、健康、悄然興起,大商家正微笑著走進來。
觀念在悄然變化
三亞市旅游局長杜麗銀說,三亞入境游客由觀光到休閑度假始于2003年,從休閑度假人數占比來說,三亞是全國最高的一個城市。去年,休閑度假型的散客已占到游客總人數的70%。
“‘一次來了生好感,二次來了不想走,三次來了買房子。’”杜麗銀介紹:三亞旅游由觀光型向休閑型轉變,包含著觀念轉變和旅游方式轉變,包括:家庭游增多、蜜月游增多、散客量增多、入境客人增多、逗留時間延長等。
“‘急行軍’式的觀光游太累了,我就想選定一個最理想的地點,住上三五天,好好休息療養,”遼寧客人張珙說。
劉凱強說,現在的客人已經不再是像過去那樣留個影、吃餐飯、買件紀念品就走了。喜來登度假酒店市場溝通部助理經理張河靜告訴記者,喜來登度假酒店年接待客人突破20萬人次,入住客人一般都是一周至兩周時間。
觀念的轉變,使三亞旅游已經出現了可喜局面:2006年,三亞旅游飯店接待過夜旅客455萬人次,同比增長11.87%,旅游總收入65億元,同比增長32.5%;旅游外匯收入1.6億美元,同比增長114.75%。
重在強化軟環境
如果說觀念變化是促成游客由觀光型轉向休閑度假型的話,軟環境的不斷改善,則是三亞實現這一轉變的“橋梁”和“紐帶”。
依托優越的資源環境,三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把三亞建成國際化旅游城市的宏大目標。市政府還出臺了《三亞市關于改善投資環境的決定》。
大力實施城市品牌發展戰略,是三亞向國際旅游城市邁進的又一重大舉措。去年以來,三亞先后成功舉辦了南山海上觀音圣像開光大典,第五十三、五十四、五十五屆世界小姐總決賽等重大節慶賽事活動。
同時,三亞旅游主管部門頻頻參與國家、省旅游局組織的國際國內促銷活動,先后邀請外國旅行商到三亞考察、踩線、商談業務。海南境內不設收費站,為大量內地自駕車游愛好者蜂擁入瓊、直奔三亞休閑度假創造了條件。
三亞廣辟“農家游、農家住、農家吃、農家導”的社會辦旅游活動,讓更多的人“進得來”、“住得久”、“玩得起”、“游得樂”。對于宰客、強買強賣、短斤少兩的旅游“害群之馬”,一經發現就堅決打擊。
始終護住美麗
分管旅游的副市長李柏青表示,政府的工作,就是要千方百計地保護三亞優美而獨特的旅游資源,而不是為了短期的一時之利而糟蹋它、掠奪它。
把“讓美麗更美”作為城市建設的主題,三亞的熱帶海濱風景名勝區一直著眼于世界的高標準進行規劃建設。近年來,三亞在城市綠化方面下功夫,據最近統計,三亞全市森林覆蓋率已達6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8.9平方米。優質的生態環境質量和城市面貌,使三亞獲得了“中國人居環境獎”、“全球綠色生態城市”等榮譽。
據世界環保組織的一項最新監測結構顯示,在全球的環境綜合污染指數排名中,三亞位居世界第二,僅次于古巴的哈瓦那。
談到今后的發展,海南省委常委、三亞市委書記江澤林充滿信心地說:“未來的三亞會形成‘一帶、兩片、一中心’的空間布局,即沿海形成旅游產業帶、東面形成休閑度假中心、西面形成休閑觀光中心和主城區形成旅游服務中心。三亞將更能吸引住世界的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