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7-08-09 張川杜 來源:《人民日報》2007-08-09 7版 |
|
|
巴西是雞肉生產和出口大國,年產242萬噸,其出口量目前穩居世界首位。巴西雞肉的質量享有較高聲譽,出口到世界各地的雞肉,全都享有免檢待遇。巴西如何確保每只出廠肉雞達到食品安全標準?記者日前參觀了阿維巴養雞場,對這個問題有了大致了解。
從南里奧格蘭德州州府阿雷格里港驅車南行,2個多小時后,進入了阿維巴養雞場范圍。陪同路易斯說,為了“與世隔絕”,養雞場必須建在遠離城市的地方。養雞最忌諱的是外來病菌的傳播,尤其是空氣中的疾病傳播,因此,不宜把雞舍集中在一起,而是分散開來。阿維巴雞場在方圓500公頃的土地上分別建有5個分場,每個分場全都處于隔離狀態。5個分場中一個是“祖父母輩”的種雞場,一個是“父母輩”的種雞場,另外3個是食用雞飼養場。按規定,其隔離也有等級,“祖父母輩”種雞場“警戒級別最高”,絕對不許與養雞無關的人員涉足。雞場董事長易安在市內的辦公室接受記者采訪說,連他本人也沒有進入過種雞場。記者被允許參觀的是食用雞場。
阿維巴雞場有兩種雞舍:一是自然通風型,周圍全是窗戶,成本較低,但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二是強力通風型,雞舍系全封閉式。由通風口向內輸入空氣,其通風時間、次數、風量等按科技人員計算的數據自動控制,不受外界干擾,但成本較高。雞舍每平方米飼養10只雞。
外人進入雞場要經過兩道門。進入頭道門時,要經過淋浴等清潔后換上雞場專用衣服和鞋,走過一片空曠地后來到第二道門,還得經過一次全身消毒。雞場實行的是全自動化操作,清掃、喂食等所有工序全由機器完成,因此,幾乎看不到一個人。
巴西對養雞實行原產地登記和強制性生長記錄制度,雞場內每一只雞都有“戶口”,電腦詳細記錄每一只雞生長的全過程。每間雞舍都有一個由獸醫和化驗人員組成的技術小組,每時每刻進行監控和數據分析。雞的生長期為40至45天,其間如72小時內雞的死亡率超過10%,就應立即向當地監管部門報告,每個雞場都與政府監管部門之間設有免費電話熱線。監管人員在接到報告后一小時內必須趕到雞場,對疫情作出判斷,并采取相應措施。
巴西還實行屠宰許可證制度,屠宰廠須在驗證雞的生長記錄和經過抽樣檢疫合格后才能宰雞。記者參觀了阿維巴養雞場的屠宰廠。該屠宰廠駐有農業部的監督小組,由3名獸醫和4名技術人員組成。負責人柯利畢業于州農業大學獸醫系,她向記者介紹說,他們每天要審查進入屠宰廠的雞是否有合法生長記錄,以防止非法飼養的雞混入,對廠方技術小組的報告進行核實,看加工過程是否符合規定,然后將情況報告州農業廳。屠宰廠出廠的肉雞由監督小組代表農業廳蓋上檢疫合格印章,以表明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他們緊張而又一絲不茍地工作,目的是為了讓消費者吃上放心雞肉。
(本報巴西利亞8月8日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