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信息難覓
——蕉農預感看不見的災難正在襲來,但不知該怎么辦 “種了60畝蕉,這樣下去要虧20多萬啦”,蕉農馮成軍嘆息道,“去年賺了10多萬,哪里想到今年價格這么低呀,明年不敢種蕉了,也不知種什么好,心里沒底。” 馮成軍是徐聞50多萬農民的縮影。千千萬萬的馮成軍們不知道,徐聞香蕉種植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長達到26萬畝的同時,鄰省海南今年達到79萬畝,廣東、廣西、福建適合種植香蕉的地方也都快馬加鞭。 徐聞縣農業局何輝局長介紹,今年徐聞香蕉面積增加,單產提高,總產量達75萬噸。競爭對手海南省今年收獲期正好與徐聞香蕉上市高峰期相遇,造成局部供求失衡。 “屋漏偏逢連陰雨”,市場遭遇“蕉癌”流言和香蕉含類似SARS病毒傳聞,香蕉市場開始出現異常,分散經營的蕉農預感一場看不見的災難正在襲來但不知道該怎么辦。 “全面、真實的信息不僅在穩定人心、化解危機時非常關鍵,從長遠看信息全真和完備對農業影響更大”,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梁木生認為,農民市場談判能力弱,在搜集、辨析和處理有關市場信息并做出決策時,面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我們要在根本的制度上下功夫,避免一兩個謠言毀掉一個產業,要逐步建立起主要農產品生產、供求、價格、監測與預警體系。 根據相關統計目前我國97%的地市和80%的縣級農業部門已設立信息化管理和服務機構,但信息直接進入到分散農戶家里的問題卻始終沒有很好地解決。
行業協會缺失
——農戶根本不知道縣里優惠政策 “作為高級農藝師,心里難受,賠了本的農民好慘啊,哭都不知去哪里哭”,大水橋農場場長陳昌勝動了感情。歐美國家農業政策的重心也是放在了應對過剩條件下的農民利益保護問題上,而不是主要用以促進生產。農業局何輝局長說,這些年,政府注意培育龍頭企業,也成立了香蕉協會。 陳昌勝說,“縣里希望依托龍頭企業發揮行業協會作用,蕉價下跌,未嘗不是一個機會,起碼,出現突發事件,農戶明白要有個依靠。” 行業協會作用的缺失,首先讓徐聞香蕉產業鏈的包裝環節成本加大。交警亂查車亂罰款、工商亂收費、市場管理不到位,則更讓商戶、司機和農戶心里怨氣十足。 記者了解,6月7日,縣里開了香蕉生產銷售協調會議,要求農業、工商等部門從6月8日起到8月10日,暫停一切收費項目,有關執法部門對運輸香蕉的車輛一律不得查扣、罰款,但是,在此后的一個星期里,收費與查扣罰款依舊,而且,農戶、客商根本不知道縣里為推銷香蕉出臺的上述優惠便利政策。
政府調控是關鍵
——政府干預還需要具有高度的協調性 目前農產品在與市場對接過程中,部分地區農民還是摸不準市場的“脈搏”,因此如何架起農民與市場之間的橋梁,利用適度的政府調控,使農產品增產農民增收,已成為各級政府尤其是基層政府面臨的嚴峻課題。
針對香蕉價低,蕉農受損,徐聞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多次組織種植大戶、流通大戶奔赴各大中城市農產品市場進行調研,開拓市場,加大促銷力度。縣政府還強調發揮冷庫作用,指導蕉農做好香蕉入庫冷藏工作,等待有利時機出擊市場。縣委縣政府成立流通協調小組,爭取粵海鐵路每天安排幾個車皮給該縣運載香蕉。 “政府干預還需要具有高度的協調性,機構部門間的職權劃分、協調配合、部門觀點,都影響著調控體系的運轉效率,”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徐曉林說。 去年種10畝賺了點錢,今年擴種到100畝的華林村種蕉戶蘇登耀說,今年損失太慘了,家里的錢全賠進去了,真是發愁!掛著一梭梭香蕉的蕉林默立在刺眼的陽光下,有誰能給它們指出一條坦途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