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近段時間,廣東省的強降水使“菜籃子”貴了不少。大雨面前大型菜場的葉菜在雨水中“千瘡百孔”,部分菜地損失慘重,導致集貿市場上蔬菜價格普遍上漲。盡管有外地蔬菜補充,但菜價上漲了近30%至40%,而且蔬菜質量也較差。 6月12日、13日,《市場報》記者分別走訪了汕頭市廣廈、金新、龍北等幾家肉菜市場,盡管近日連續天陰下雨,但市民“菜籃子”的品種并沒有因此而減少。在一菜攤前,空心菜、白菜、油菜、芥蘭、菠菜、苦瓜、番茄等各類新鮮蔬菜應有盡有,但是攤主卻搖頭感嘆生意難做。據攤主介紹,雖然各類新鮮蔬菜應有盡有,但是由于下雨影響,本地葉菜收成差,加上近來周邊交通受強降雨沖擊,來汕的各類蔬菜瓜果也受影響,各類蔬菜價格幾乎全線上揚。葉菜類零售價每半公斤貴了0.
8元至2元,其中每500克春菜2.5至3元、大空心菜1.5至2元、小空心菜2至2.5元、小白菜2至2.5元,漲幅均在20%至40%之間。攤主預計,按目前這種天氣,葉菜生產周期需要20天左右,估計菜價會繼續上揚。 《市場報》記者隨后從汕頭市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了解到,連日來的大雨使得該市澄海等周邊地區的許多菜地的葉菜被打爛、沖毀,大批水葉菜被淹,市場上本地葉菜的供應量驟降,供應量只有平日的70%左右,菜的批發價格平均也比前期上漲了近30%。原來市場各類蔬菜的平均批發價是半公斤0.5元,如今的平均批發價為半公斤0.8元。目前批發市場想方設法從多渠道組織貨源,每天從福建、海南等周邊地區調入包菜、白菜、苦瓜、黃瓜等各類蔬菜近2000噸,以保障該市市民的“菜籃子”。 據6月13日晚汕頭市氣象臺預測,預計未來幾天該市天氣仍不穩定,將有一次大到暴雨降水過程。有關人士預計,外地蔬菜調入量將持續增加,菜價還將進一步上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