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導致農村固話費用偏高
近日,本報收到讀者電郵,反映“固話壟斷給農民增加了負擔”。
發信人王德福,是中國民主同盟吉林省白山市委員會的一名工作人員。由于老家在農村,他關注農村電信資費問題由來已久。“我父母住遼寧省鐵嶺市西豐縣,因為固定電話費用高,老人舍不得打。據我了解,農民普遍舍不得用座機,家里即便安了電話,也是接多打少,甚至光接不打。”王德福認為,導致農民固話費高的原因主要是月租費、區間費和一些存在收費陷阱的新業務增值收費。
“以我老家為例,住宅電話在農村的月租費是10元/月,城市標準為18元/月。但城市由于運營商之間競爭激烈,實際執行的是無月租費,每月最低消費18元。”這樣,農民顯然不合算:即使每月打了18元電話,也得交28元話費,因為還有10元月租費。
根據通話范圍的不同,我國固定電話分為長途電話和本地電話,本地電話又分為營業區內電話和營業區間電話。所謂營業區間電話,是指在一個本地網內不同營業區的用戶相互通話,目前,在同一個電話區號下,縣與縣,縣與市之間的通話均屬區間通話。區間通話,運營商要收取區間話費,國家規定的收費上限為0.4元/分鐘。
“城里人多在本市內通話,區間費實際上主要涉及農村用戶,其資費之高,讓農民打不起電話。”王德福給記者算了筆賬:固定電話通話正常資費標準是前3分鐘兩角,以后每分鐘1角,而區間費每分鐘高達4角,無任何優惠,即使只通話1秒鐘也按1分鐘計費。那么,在城市打本地電話5分鐘,費用為4角,而農民在自家給鄰縣打5分鐘電話,就得花兩元,話費支出是市內電話的5倍。
“區間電話甚至比國內長途還要貴,因為長途業務領域引入市場競爭,用戶有多種方式可選擇使用IP電話,有的IP卡優惠到近乎兩折。不談IP,即使在公用電話超市,國內長途也才0.30元/分鐘。”王德福說。
“部分增值業務存在消費陷阱,也使農民產生額外的話費支出。”王德福告訴記者,在其老家,網通公司為廣大農村用戶免費開通了來電秘書業務,4次振鈴之后,主叫方就會聽到電腦提示音,系統開始對其計費,但由于網通公司又為用戶免費開通了悅鈴業務,主叫方根本無法判斷被叫方振鈴次數,極易產生話費。
“理順城鄉固定話費比價,促進農村電信事業的發展,需要在固話市場引入更多競爭,只有打破一家運營商主導的壟斷局面,農村用戶才能享受到真正實惠。”王德福說。
不少村鎮居民棄座機用手機
“一個月欠了七八十元,座機就是貴,我家電話已經欠費停機了。”6月6日,在吉林省樺甸市下屬的網通臨江營業廳窗口,一位中年女士要求辦理拆機。幾分鐘前,一位姓張的先生剛剛申請了拆機業務,他對記者說:“現在手機也單向收費了,打手機0.1元/分鐘,跟本地營業區內打座機的費用差不多,但座機要交月租費,何況打區間電話還要收0.4元/分鐘的區間費,算來算去,里外里座機比手機還貴,留著座機干嘛?”
網通臨江營業廳負責臨江屯,小紅石村、太平嶺、馱道屯等周邊地帶的固網業務。進入這里的電信運營商目前有3家,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網通。眾所周知,前兩者主要經營手機業務。“鐵通還沒進入,可能因為架線成本高”,該廳工作人員坦陳,因為手機資費不斷降低,固話業務受到沖擊,“現在安固話的,主要是寬帶上網”。
與網通一街之隔,便是中國移動樺甸市臨江營業廳。“針對農村消費群體,我們推出了神州行家園卡、接聽王等業務。拿家園卡來說,無月租,單向收費,主叫0.1元/分鐘,來電顯5元/月,在樺甸各鄉鎮都如此收費。如果拿到樺甸市,接打0.2元/分鐘,出了樺甸市0.4元/分鐘。”該廳經理孫曉芳表示:“因為比較便宜,家園卡很受用戶歡迎。”
“剛開始,移動收費也不低,聯通來了后,為爭取市場,陸續推出一些資費較低的業務,結果聯通出一個政策,移動就跟著出一個,不到幾年,手機費用都降下來了。”在街面上蹬三輪的張師傅對記者說:“我家座機早拆了,現在用的是手機。”
“如果競爭再充分一些,固定電話說不定能徹底取消月租費和區間費,那樣的話,選擇固話的人興許會增加,百姓受益,固網運營商不是也同樣受益嗎?”在當地水暖供應公司上班的劉德權對記者說。
批州林場的電信發展史
“競爭面越廣泛,老百姓受益越大。從我們林場所在地的電信發展史來看,沒有競爭,就沒有今天的通話便捷。”批洲林場副場長兼工會主席董志貴說。
批洲林場坐落于吉林省白山市靖宇縣那爾轟鎮境內,這里山高林密,生活著上百戶人家。站在林場辦公樓院外,抬頭便可望見不遠處山坡上的一座白色小房,房前房后矗立著兩座高高的信號塔,一座帶有聯通的中國結標志,另一座屬于中國移動。
“1996年,這里還沒有任何通信設施,因為村屯少,我們找了很多家電信公司,可人家都嫌成本高,不愿來架網。只有白山鎮電信公司來幫忙,我們自己在半山蓋了個小房子,從白山鎮接收無線信號。”他說,當時,電信給了兩個信道,總占線,而且信號很不穩,得轉著天線找角度,遇上打雷下雨,根本就打不出去,跟外界完全失去了聯系,能把人急死。
“2000年,中國移動來了。我們興奮得不得了,開通后,卡號費50元,月租費30元,雙向收費,但大家爭相買卡號和手機,熱鬧得很。”
“2002年,聯通來了。聯通剛進來,移動就出了政策,給林場內部職工做成集團小號,每月最低消費20元,但單位內部職工接打電話都不用花錢!”董志貴露出笑容:“有了內部小號,職工手機話費起碼降了一半!”
“移動就這樣把市場給占領了,聯通難以拓展,找移動協商不打價格戰,否則兩敗俱傷。實現了單向收費后,資費再沒有大的變化,但雙方的服務都越來越好。”
“2005年年底,網通也來了,推廣SCDMA業務,資費標準和固定電話一樣,外形也跟普通座機一樣,唯一區別是無線。網通在靖宇縣建了一座塔,就把5個行政村11個自然屯全都覆蓋了。”董志貴說:“現在,中國的話費還是高,我希望競爭再充分一些,用戶再多受益一些。”
本報長春6月7日電 |